作者简介:微信名,丹桂飘香,实名姚学俊,上海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接触绘画,曾为报刊设计画案;多幅画被兰州群艺馆收藏;并于2000年携画从上海赴京参加中央台录制节目和接受采访。2003接触手工拼布艺术品创作,多次获得好成绩。同时,重拾诗歌创作本行,一路走来至今。
山
文/丹桂飘香
我不再焦灼的走动
是因为面对一座山
仰望你的高度
满山的青翠
倾泻而下
绿了一片心野
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这片土地多像你的名字
蓬勃着生长的浪漫
有歌从山间飘来
那是唱给我的
歌声携香带露
直听得风柔情似水
动情处有泪光点点
含在日月的眸里
裹一袭时间的清廉
闻歌起舞
舒广袖
只为你
2017.7.28
诗歌在这里然后开始转势,比如从第一段的第七行开始,"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这是修辞的技巧"通感"在起作用,由看转为听。然后又抓住意象在第一段的第六行的"心野,"以此继续扩展其内涵是"土地"连着"名字,"归结出"浪漫"在"生长"中所含有的"蓬勃"性,再一次把"心野"笼罩,体现出在视觉上的立体感,比如,可辨、可看、可识等,就是由这个立体感所产生出来的效应。从效应的角度看,最终还是要为人的心灵服务。那么,像具有这种精神状态的行为和语言,其中所透露出来的是奥秘。
这个奥秘就是如何珍惜和关爱生命。像这样的命题可以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心境而设定,然后就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把它找到,再把它打开,看一看里面和自己灵魂相匹配的东西和感觉究竟有多少;解开是从解惑的角度来讲的。而惑又常常和迷联系在一起,所以叫它迷惑。
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就是一把解开迷惑的钥匙。在日常生活中,迷惑很多,又不同,所以需要很多种方法,其中,诗歌也是一个解惑的方法。再看第二段,所用的技巧还是"通感"在发挥作用,由"听"花开转移到了"听"歌,再一次把《山》的内涵拓深到养心的高度去认识。养在意识上能够把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说得出来,因此在诗歌的第三段第三行出现了一个"舒广袖/只为你"这样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