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也许会给我们回答
——参观三江程阳八寨有感
文 / 池朝兴 刘晓伟
图 / 何建华、团友、网络
2020年11月25日

今天,天气寒冷,我们疆域情中老年广西旅游团到了广西三江程阳八寨旅游参观。
千年侗寨,纯境神秘。翠绿的山岗,清清的河水,美丽的田园,古老的山寨,奇特的永济,雄伟的古楼,平寨月也歌堂的表演,等等,尽入眼帘,让人感动叹服!
勤劳勇敢智慧的侗族先辈和后人,他们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天地精华尽沐生命,让岁月静好创造神奇,让深山中的侗寨,不仅保持着常驻的青春本色,还让继往开来的侗乡为世界点赞喝彩!
我们这一行28人,85岁以上的就有5人,平均年龄也近七十。当我们与正在古楼烤火的侗族老年们(最大年纪己有92岁)聊天的时候,看到他们一个个健康快乐,一个个豁达开朗,我们大家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式!


今天的午饭,我们兴高采烈的与侗族百姓共享百家饭,体验了他们百家饭的传统仪式,体验了他们地道传统的佳肴饭菜,真让我们在色香味、物质文化、哲学与生活等方面,都来了一个特别的惊喜。如此,我们的思考更入其境。
人类,我们需要走得那么快吗?我们需要那么多吗?我们要问,人生,到底什么是我们需要的?
美丽的侗乡,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回答!


三江风雨桥(网摘)
侗族历史悠久,文化古朴灿烂,民族风情浓郁。侗族的寨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大多数的侗寨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凡侗族人聚居中地区,有河必有桥,桥上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
位于广西北部与湘黔两相接的三江,是以侗寨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侗族占全县人口54%以上。三江县城,本身非常普通,无甚特殊之处,绝妙的景致是在县城附近的侗寨;而最负盛名,使得三江县闻名中外的,是坐落在三江县城古宜镇北面20公里砟林溪马安寨林溪河上的程阳桥。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游人坐在凳上向远处放眼,只见林溪河蜿蜒而来,桥的两边,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 1965年诗人郭沫若到些一游,兴奋之余,不但为程阳桥题名,而且还赋诗盛赞:“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 ,学把犁锄事体劳。”诗和桥名均刻成碑立于桥头。
奇特精巧的风雨桥,高大雄伟的鼓楼,别具风格的民居,映着青山绿水,组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俗画卷。程阳不仅以风雨桥而闻名中外,程阳八寨的风景是浓缩了侗族文化的精华。在程阳桥旁的山坡上可以看到,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难怪懂得人文旅游真谛的老外来到程阳,往往一住就是三五几天,甚至十天个把月,慢慢观察体会侗家人的生活习俗,探究侗族民间文化的存在。
~~~~~~~~~~~
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