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的足球生涯
文/补一刀(贵州)
以八百票姚①驰行,只需三日粮草。
在围猎前夜,扎营漠南,食尽储粮
来场蹴鞠②游戏:尖刀营对阵收尸队
胜队赏马腿肉、囊中酒。
残阳如画。这孤烟驼铃血肉碰撞儿郎嘶吼
惟独饮十盅,无人会热血剑意
枪挑匈奴寇首,风疾马嘶,何人语卫族恩宠?
儿郎们抬弓来,看吾射天狼
是夜丑时,驰击,割杀,歼灭
火光漫天,奔逐呼号,捕杀两千余寇
苍茫碧血,硝烟黄沙,月黑风高
卯时正,清理战场,掳男女诸俘返营
返程扎营时摸到身上那块染血的玉佩
卫文帛,这是个温暖的名字
那完美的芬芳一直开在我心灵深处
而我一直没有察觉。我想此战之后……
残阳如画。儿郎们,来场蹴鞠游戏:
收尸队对阵尖刀营,胜队赏匈奴美女三名
美酒三桶,今夜,不醉不眠
①票姚: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封为票姚校尉。
②蹴鞠:汉史载及传奇记录,霍去病带兵时喜组织蹴鞠足球比赛,有时踢的还是匈奴头颅。漠南之战后霍去病受封冠军候。
捍士读诗:此诗说是组诗的一部分也可以,因为作者有想法却还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就像现在这样看成单独或独立的一首,也是比较值得一说的。这首的想法上,把古今进行了一种揉合;语言上借用一些古语应景;画面上有战争和生活,它们也互相淡化了战争或生活,也彼此淡化了古代或当代——这是此诗的高明之处,也有多方面的一种“统一性”……血性、英雄(包含英雄难过美人关等)、情感…时刻都有展示出来的“那种胜利者狂欢般的豪情或气概”等,蹴鞠或足球还是战争都是一回事,胜与败即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但从霍去病等人的这支队伍上,我们看不到他们会有失败的迹象);也可以关联性读出借古鉴今或有讽刺相关人事等之意。

梦境
文/金非(美国)
我的梦是一座房子
透过高高的屋顶和落地玻璃
可以看见迷离天空
和树林中捉摸不定的眼睛
我的梦是一艘搁浅的船
我在船头无助
而大海却平静得出奇
唯有把所有呐喊挤压在小小船舱
我的梦里飘浮着你的梦
它们相依相偎,又无限自由
在这分不清黄昏与黎明的时刻
有只白鸟开始发光
捍士读诗:第一部分,让我想到“大自然本来就如同梦境”,人睡在玻璃的天窗和落地窗中,身处的四周环境或画面,便更显“梦境”,也是与“幻境”重叠;第二部分的梦境是空阔和更加视线宽广的海面,风高浪急,比第一部分森林中的小房更伴随着外部带来的危险的处境;第三部分便是感情,联系着不同人的相同又不相同的情感,梦撞击其它的梦,加上一些存在着的生命或逝去与即将逝去的生命或画面,组成了《梦境》的丰富……有虚实的结合,水陆的区分,远近的对比和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差别与给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还有“融合”…就像一只“梦境(或梦幻)曲”,诗人把它填成了歌,此诗有音乐性和主客观之思,等等。(捍士)

寂静9首
文/野乔(甘肃)
1.我不知道风往哪去
鸽子住在李家小院
脊瓦的颜色是女孩的梦
被领养后
在门口种起南瓜,菜蔬
秋天也不去摘
锈透的生活,风不来
悲伤那么多
院子后面是黄昏
山里的野猫很乖
谁也不知道风停在哪里
星星到齐了
女孩领养起一个黑夜
窗外,梧桐雨纷纷
2.干枯的影子河
风在村里转了一夜
很小的雨,我知道
这不影响父亲出门
母亲起的很早,烧了汤
窗子亮着她的眼睛
山,还在昨夜睡着
灯火拉响异乡的汽笛
穿过六点的影子河
班车开走了,一早上
我不知为何
充满疲倦和忏悔
3.只有云知道
我的乡亲们都生活在祖厉河边
麦黄的季节就会有小孩帮大人们提麦剪,收拾七月
谁家的顽童把野花偷偷丢在路边老旧的弃房
也不会忘了赶着天黑摸虾,抓鱼
老人们说等长大了一定要去兰州看看黄河
那里的鱼大,虾多
他们只能看山边的断河
近年每当我路过兰州
都不忘去看看浑浊的黄河
我知道无虾无鱼,或许
只是去找爷爷和一堆堆老人
去找圆了的月亮,静了的村子,麦田,还有
只翻了一个身就睡着的云
4.途径
我和风一直向北
转向另一个小城
山后也有几处人家
和我的村庄一样古旧
麦田倒退,心头的疲倦
被一镰一镰收走
车子在中途停了会
旅客对上车叫卖麻腐的女人
并无兴趣,疑惑窗外
一山连一山
似乎都有一个故乡掉落
能安慰自己的
只有石板桥下
某个大河的断流
5.晨起
只剩了雨
柔软,哀伤
轻轻啄着村庄
山头寂静,似羊白
牧羊的孩子继承山野
接受冰冷的馈赠
一个人说话
但并未孤独
杏树上嫁接的李子
正值低烧
在雨中,青红分明
像外乡人路过农家小园
红红的眼睛
老人说,八月雨不断
必有秋旱
6.寂静
爷爷住上了山坡
燕子便不再去旧日的梁间
三五只帮忙修建
一日就有了新家
只是整日盘旋,悲鸣
流浪在屋后的油菜地
瓢虫,金龟子,还有不知名的事物
停靠在爷爷的门前
黑夜踩着老旧的路灯
村庄被安放在
长满苔藓的水井旁
跟着熟悉的鼾声
消失在山野
7.麦收
雨,一场又一场
爷爷在东门的大槐树下
对着发青的麦芽发愁,村庄
像失去光泽的古董
挂起整年的心事
村口的小径通往田野
路上的鸟儿不再叫了
灯火稀尽,瓦片下的房屋
老人的鼾声浓了起来
麦地上人影来回窜动
父亲种在打麦场上的月亮
任风吹得响了一夜
8.孤单的鸟
暮色按在村庄的背上
瓦缝里躲着老榆树抖落的只鸟
我想把村子搬出去住
只留一个角落,给安静又孤单的生命
父亲说三十年前村东的大戏
一直能唱到天亮
我在梦里陪父亲坐着听戏
老去的灵魂和病死的躯体
从四面八方赶来
父亲手心里攥着的月光
如船,成了夜的眼睛
说老榆树的谎花欺骗了村庄
9.人间客栈
黄昏消失在麦地的肩头
抱着孤灯的瘦猫儿
奥赫默念一首孤僻的诗
念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
不在了
捍士读诗:
这组《寂静》每首都有突出的地方或特点,比如1的首句两行,还有“女孩领养起一个黑夜”也是很不错的句子;2的前四行也是;3的整体感觉或感受较好;4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状态的喜爱与“行走”;5也是,有点同4,也有悲悯之情、善良,或多情善感;6也有前面几首出现过的类似于“混合语言”,另外,每首都还有或多或少可以打磨或润色或修剪的空间,“混合语言”在这里,就是书面语与传统语境在当代工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对传统农村或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国做了一种时下的过渡或几近凋零的传承、提炼与遇合,有符合诗人营造的这种环境或气氛或艺术处理下的农村及各种景象与色彩、口语和当代语境也有一小点运用或使用……
6也是很不错的,相比更喜欢3一些,但是3和1的题目也有一小点感到不适的地方,原因可能是一个相似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一个相像许茹芸的《如果云知道》,但是新意是有的,整体感觉上也和他们的语境等都不同,所以,即使是题目完全相同,但能完全打破人们对以往作品的熟悉印象,能赋予新意或如同能把旧词变成新词,那诗的境界和给人的感受就会更不一样与不得了了,但是野乔这位诗人的风格和诗里已经让人了解到他的性格来看,他偏重于或钟情他的那一份情感与亲缘,他不排斥新,但更喜欢“恋旧”,这种情怀也是时下人们常说的“挺靠谱的”那种人!
第7首,“村庄/像失去光泽的古董”这句也可见诗人的功底或底蕴很不错,同1、2等一些诗里句子一样,是佳句;8也有写到村庄,如同一个老诗人说的“诗该回到民众之中了”…这个诗人的这几首诗来看,他似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民众,或没有离开过最古朴的人群;9也是,有那一份“古朴”的文化情结,从未在他心里消失,所以,有点古今中外“合流”而诞生出的一类诗的感觉,我们的时代也是这样的,“古今中外”这四条大河在奔流,中国人全喝着这四条水系里的水,而他却都喝了,以黄河水系为主,想以此把它们贯连起来,这是值得肯定的,未来,这也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