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四四年五月,日寇侵犯洛宁,占领了洛河两岸部分地区。为了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任命吉长声(今涧口乡西湾村人)为维持会长,成立了伪政权。张殿魁在国民党中央军退缩时,趁机拦路抢劫了一批枪支弹药,在治安军司令王杰三手下,成立了一个营,后改为团,张自然就荣任团长,效忠日寇。成了铁杆汉奸。他还帮助日寇攻打,赵村,长水,中山镇等等,罪大恶极,祸国殃民。在这其间,张曾多次派人前去游说老爷正和,都被严词拒绝。老爷正和怎么也想不明白,前段时间还打的你死我活的仇人,侵略者?咋一转眼,可就成了自己的主子,朋友?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人?值得深交吗?随后慢慢疏远了张殿魁。可以说当时洛宁局势异常混乱,中共洛宁县人民政府在西山底,国民党流亡政府在故县,日伪政府盘踞县城。真是三足鼎立,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寇投降。

转眼到了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中国四亿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国共和谈。国军大裁员,老爷杨正和所在的部队,因不是嫡系,属地方杂牌,部队被解散。正和也辞去了营长一职,赋闲在家。那段时间是老爷正和最惬意、最开心的日子。闲暇上山拾柴,得空赶牛放羊。和村里一群半大小子比赛,看谁拧的鞭子最长,甩的最响,真是活脱脱的一个孩子王。据秋贵伯说,他那时候,十一二岁,常跟在我老爷后边跑,据说老爷一点也没当营长的架子。
秋贵伯说,有一次老爷上山拾柴回来,刚放下担子,端起碗,还没吃两口饭呢?就见村里有一个同族远门的大嫂和几个人哭着来找他,说她家的孩子被乡长带人抓壮丁抓去了,吉得禄放出话说:“要放人可以,最少得三块现大洋?"求老爷想办法救她儿子,穷人饭都吃不饱,那有哪钱?老爷一听勃然大怒,当即撂下饭碗,噌的一下从凳子站了起来,一边找枪(那个时候,社会,秩序比较混乱,稍微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差不多都有枪,老爷毕竟当了几年营长身边有两根枪也很正常),一边忙问:“人现在到哪了?”“到现在大约有一顿饭的时候吧?应该还没走远?"那大嫂说。老爷闻听,不敢停留:“那还不快追?"

老爷匆忙带领村里几个年轻小伙一块出门往北,沿截沟方向追去,后边陆续又跟十几个手拿棍棒的人。在快到截沟时,终于追上了。只见老爷举起手枪“叭叭"朝天放了两枪,并大声叱道:“光天化日,你们竟敢胡作非为,假公济私,借征兵之名,敲诈勒索?今天若把人留下还好,如若不然,看我不到县上,州里告你去?到时候别怪我。丑话说在前头,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嘿嘿,现在和平了,那还行抓丁。真能找借口。”
唬得乡里那些爪牙是一愣一愣的,也不知真假?得禄自知理亏,也知道眼前这个人不好招惹,在外闯了几年,也许上面有人,还真说不定?何况说真闹上去,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想到此,一时迟疑不定,到没了主意。再看正和一手拿枪,一手叉腰,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自己,他身后的一群青年小伙,有的紧握双拳,有的拿着扁担,横眉怒目,大有一言不合,便有开打的架势,后边还有手拿棍棒的人,正往这边赶来。心中一悚,先自败下阵来。只好手一摆,对手下说:“放了,放了吧?”言罢,头也不回带着手下人等灰溜溜的走了。
下期:我的老爷杨正和——信馋言北原丧命,留余威拯救遗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杨建涛,洛宁涧口乡安坡人,一生平淡,打工谋生,业余爱好戏曲和涂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