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陂姚集故事
一、帽子店的故事
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棵大树,浓阴蔽日。树下有一块青石板,上有人坐在上面的屁股印。
这块青石板还有些蹊跷:冬暖夏凉,过往行人都觉到它的奇特。不仅如此,还有神奇的感应:谁坐上片刻,以后就升官发财。有人不信,试试看,果然如诺应验。一传十 ,十传百,人们争相来这里,都想做官光宗耀祖。
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便带着一批官员来到了这里。恰逢炎热酷暑,龙驾一坐,上有枝繁叶茂,下有石头冰凉,好不惬意!便问随驾的官员:“这树象什么”?大家连忙抢答:“象把伞”。朱元璋摇搖头说:“倒象一顶帽子”。皇上的金口玉言,众人连忙附和:“是,是,是,还是皇上圣明”!
皇帝到过的地方,引起人们的观瞻。当地人借着这股人气,将自己编织的草帽,摆地摊做起生意起来。精明的人,嗅到了商机,就在这里盖房开店。
久而久之,周边头脑灵活的人,也如法泡制,开店的商户也就多起来。帽子店约定俗成,名字叫响了。成为一种文化地标,延续着世代。
二、双龙镇河床石龙的故事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开始巡视全国。他带着刘伯温,来到双龙镇,看到河床清沏见底,鱼儿自由自在的翱翔。
兴致盎然,沿着金色的沙滩漫步。在波光鳞鳞浅水,看见有石龙摇头摆他而来。随行官员齐声祝贺:“皇上真龙天子,滠水老龙朝圣,实乃洪福齐天”。
刘伯温站在一旁,一言不发。朱元璋察觉,便问:“爱卿何不助兴”?刘伯温答:“微臣有一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唉!卖什么关子,尽管说罢”!朱元璋心急火燎的催着。
“启奏皇上,这个地方叫双龙镇,水中有石龙出现,天下还有二龙吗”?一句话,把朱元璋点醒。忙问对策。刘伯温说:“这石龙在水里还没有成气候,派些民工把这石龙斩了就是”。朱元璋下旨,地方官员不敢怠慢,叫来人,迅速拿锄头羊镐,将石龙斩为二截,即起驾而去。
三、大陈潭的故事
大陈潭涓涓细流,注入滠水。大陈潭原叫双龙镇,因朱元璋到此,忌讳天下不能有二龙,故改名。
传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有一鹤髮童颜的老者,忽然来来此,在此垂竿而钓。不一会儿,一篓子鱼滑哗哗直响。路过的人羡慕不已。
从围观者的眼神中,老者读懂了意思,都想分享一下成功。老者随即提起篓底,全部倒入河中。这让看热闹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议论纷纷。
老者似乎读懂了观众的不满,便对大家说:“我是蟠溪垂钓的姜尚,看到北乡人勤劳朴实,特馈赠你们一方潭铺,保障永不涸”。大手一挥,顿起一方清潭,让人们惊喜不已。
从此,潭水深沏不见底,鱼儿成群。大陈潭的名字,在黄陂叫开了。
四、滚水坝的故事
有一条小白龙,犯了天条,羁押在滚水坝下,已经五百年了。
观音决定考核一下,是否符合解禁要求。化作一个少妇带着小孩过河,恰逢满河大水,波涛滚滚,站在河边一筹莫展。小白龙便化作一道虹桥,让他们惊讶,便从龙腰上而过。
过了几天,进行第二考。化作一个小女孩,在河边洗衣,不慎落入水中。小白龙吐了一口气,鼓起浪把她推向岸边。回到家中说明情况。家人连忙买了黄表纸,磕头跪地而拜。
没多久,再行第三考。导演了一个老汉,挑着一担柴,从坝上经过。突然山洪下来。小白龙见此情景,急忙分开水路,让老汉平安通过。回头一看,河里波涛澎拜,感叹真是惊险。
小白龙在此做过很多善事,土地菩萨早巳知道。见观音法驾到此,连忙上前作了汇报。
将功补过,观音连称:“善哉,善哉”!念动咒语,嘣的一声,铁链已断。小白龙稽首叩谢。观音问:“是否愿与我到南海,镇守海空”?小白龙高兴不巳,连连说:“愿意,愿意”!言罢,起云驾雾,跟随观音一起去了。
五、河头李湾的故事
三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这片烧陶。遗留下来的碎片,经考古签定,为商代晚期文化遗址。
洪武移民,又开始了一轮的拓荒之旅。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河头李湾,傍水而居。
六百多年间,他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当山洪爆发,附近一片汪洋。而人们感受到地在隆升。水涨一寸,地高一尺,从来淹不了这个岗地。
周围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听老人们讲,祝融与共工在这里大战了一场,祝融打败了共工。捉到了共工的战将鳌鱼,压在此处。当洪水来时,鳌鱼吸气,鼓起了山岗。它大声呼喊:“救我啊,救我啊”!过路的蛟龙们不寒而栗,不敢僭越天规,悄然而去。

潘茂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湖北黄陂姚集帽子村人。曾参军入伍到东北,担任过村支部书记。现为黄陂木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