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来历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斋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有关诗词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
呈余处恭下元节尚书》
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
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
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沁园春》
无名氏(宋)
冰壑平生,如伯伦狂,
似希乐豪。
喜欢书不用、菊茶明眼,
登山不倩、藜杖扶腰。
豆粥萍虀,鱠羹鳞脯,
湖海人常折简招。
谁云老,有满怀风月,
藏在诗瓢。
凌晨向鹄冲霄。
道昴宿于今又应萧。
记垂弧令节,恰当后日,
下元好景,正属前朝。
冷胆如天,刚肠如剑,
须把千杯寿酒浇。
那堪更,是梅花时月,烂熳溪桥。
《鄱湖渔歌下元节五八初度》
虚龄称甲子,初度值霜天。
沧海帆方满,瑶池月正圆。
逍遥知鹤性,淡泊占松年。
可望期颐酒,霞杯醉寿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