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源远流长的 中华文化中,大致上,儒、释、道三教是主流思潮。三教优势互补,各有所长,其核心均为教人向善,有益国家治理。其中,佛教传入中国后,几经发展,到唐朝已达鼎盛时期。上自皇室,下至百姓,礼佛成风。国内许多著名佛龛石窟都是在唐时开凿的。

唐朝以后,国家呈现“五代十国”。在江南钱江一代,有一个吴越国,吴越国在吴越王钱氏的带领下,重视民生,发展农耕,国力日益强盛。在当时统治阶级的推动下,开始大量建寺起塔,刻经造幢,礼遇高僧,凿龛造像。佛教传统得以宏扬,举国上下崇佛风气日盛。吴越统治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在首府杭州建造了一百五十多座寺院和数十座经幢。高僧云集,“佛僧之盛,盖甲天下”,佛教信仰,深入民间,使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佛国”。

千百年来,虽然历经战争洗礼,沧桑巨变,但是杭州至今仍保存下来许多佛界古迹。解放以后,特别是近代,政府对这些古迹进行了重修翻新,成为信众礼佛和游客浏览的景点。使这些古迹重放异彩,造福于社会。

目前,杭州仍有几十座佛寺、佛塔和经幢,著名的寺院,象众所周知的灵隐寺、净慈寺、法喜寺、韬光寺、法华寺、法净寺、香积寺、梵天寺,著名的佛塔,如雷峰塔、保俶塔、六合塔、白塔,以及飞来峰、慈云岭、天龙寺、烟霞洞的石刻造像等,都是吴越时期佛教艺术的精品之作。

位於西湖景区,北高峰下的灵隐寺,是驰名全国的十大寺院之一。现在的寺门题名为江泽民的墨宝。走进灵隐寺,游客就会被寺内辉煌庄严的佛寺建筑所折服。依山势而起的座座佛堂,高大美丽,在一条中轴线上渐次升高。最前面的天王殿中,四大天王威严护法,降魔伏妖。中心的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殿内佛祖法像,高大慈祥,有20多米高,用檀木雕成。大雄宝殿前,香烟弥漫。那接踵而来的四方香客,纷纷虔诚地礼拜祷告,祈福求祥。

随台阶登高,更上一层楼,药师殿、法堂、华严殿同样是殿宇巍峨、香烟缭绕、游客相连。底层通道内的展示厅,向游客展示着镇寺之宝,诉说着寺院的兴衰故事,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正殿两侧的“五百罗汉堂”和“济公大殿”,则另是一番景象。五百罗汉造像,各有特色,姿态迥异,令游客乐享佛系艺术之妙。济公殿内,济公稳坐佛殿,造福香客。传说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飞来时,济公大师掐指一算,四川有一活动山峰要飞过来,便连忙告知寺前村民搬迁。但是无人肯信和尚的话。济公便在一家村民的娶亲仪式上,抢了新媳妇就跑,村里人全都在后面追赶。等跑到远处时,只听轰隆一声,一座飞来的山峰把村庄压在山下。大家方悟是济公和尚救了村民,于是在飞来峰上凿山造像,礼佛敬僧。这传说使济公在寺内另占一隅宝地,独享信众敬奉。

在灵隐寺西南有相近的三座寺院,法镜寺、法净寺和法喜寺,称为“三天竺”。三天竺中,上天竺法喜寺声势最大,寺内又依山而建几个分院,每个分院内各有专项敬奉。沿阶梯而上,一院比一院髙百米左右。登山途中,林木青青,泉水淙淙,空气清新,云蒸霞蔚,一片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使游客如入仙境,达到忘我境界,好一派佛界仙踪。

灵隐寺靠北高峰一侧,还有一座韬光寺。韬光寺建在几乎到达山顶之处。台阶陡峭,不畏攀登的勇者,才能到达。正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当游客气喘吁吁登上佛寺时,就会另开一重天,一派佛国宝境就会呈现在眼前。

西湖岸边的净慈寺,是游客经常登临之地,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拜访。著名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指的是这里。寺内钟声远播,是西湖十景“南屏晚钟”所在。站在寺内,对面雷峰塔在望,西湖碧波荡漾,游船往来如梭,一派美丽景像。

其它诸如法华寺、云栖寺、五云寺、天龙寺、理安寺等等寺院,大都隐于大山丛林之中,“云深不知处”。但有一处寺院,却处在繁华闹市之中,那就是位于京杭大运河边上的香积寺。香积寺虽地处闹市,却“心远地自偏”,仍是清净的佛家宝刹。又因地平易往,向来信众繁多,香烟鼎盛。

杭州的佛寺,确实是礼佛圣地,几十处千年古刹,座座都是黄墙其外,楼阁其中,殿宇宏伟,造型美观,佛像精致高大,无愧为佛寺文化的精品之作。

保俶塔

六合塔



飞来峰石刻造像
“东南佛国”杭州,以独特优美的寺院景观,每天都在迎接着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同时带动着餐饮、住宿、运输、商业的发展,满足各地游人的佛事需求。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