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作者:邹秀芳
三十多年前,曹黄林还是个公社,我家住曹黄林西边冯庄大队。那时候,通往曹黄林街的是一条弯弯曲曲小道,道路两旁杂草横生,赶集的人来来往往都是步行。生意人大多早起,挑着货物,匆忙地行走在崎岖小路上,露水打湿了半截裤腿。中午赶集的人往回赶,有担的,扛的,背的,拎的,挎的,个个汗流夹背,人人气喘吁吁。
后来 ,改革开放了,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经济腾飞更是一日千里,政府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便从曹黄林向西修了一条大路。赶集的人也多了,有骑自行车的,有拉架子车的,农民不用肩挑手提那么辛苦了,一路上有说有笑,也甚是开心。
可是一旦遇到阴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黄泥桨直往鞋子里灌,非常难走。特别是冬天上冻的时候,早上赶集,趁着道路结冰,还好走些,中午一旦化冻了,厚厚的泥巴粘在鞋底上,那份沉重就像鞋里灌满了铅,寸步难行。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建设更是日新月异。
曹林镇向西的那条土大路,又拓宽了路面,修成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路边栽上了树,有绿杨,水杉,还紫薇花树。春天,路的两旁是,绿油油的麦苗,黄橙橙的油菜花,鸟声,蛙声此起彼伏。秋后,路的两旁是金灿的稻谷,沉甸甸的大豆高梁,还有远去飘香的瓜果。
路,已是村村通,户户通。路上再也看不见,担挑的,拉车的人,替代它的是各种各样的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送贺车,还村村通的公交车。
路,还是那条路,人,一代接着一代,从青春走到耄耋,走过了风霜雪雨,走过了峥嵘的岁月,走进了太平盛世,走进了春暖花开,走进了美好的新时代。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