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山 酱 菜 周 义 军
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鲞铺》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俗称开门七件事。
岁月如梭,渐渐远行。无论身在何方,总有几丝牵绊,时常唤起那曾经的停留。老土屋,油灯下,昏暗的饭桌,乌黑的咸菜碗。一声叹息,悠悠乡愁,却成了理也理不清、扯也扯不断的咏叹调。纵然是尝遍万般菜肴,到头来放不下的还是那咸菜碗,并不是说它有多么的超凡脱俗,反而,正是因为它的平凡与单调,才越发打动人心。
说起酱菜就想到了柳山,柳山酱菜由来已久,始产于清朝初年,以风味独特而著称,柳山也因酱菜而远近闻名。柳山酱菜主要以甜面酱腌制,品种就达几十个,酸甜苦辣,风味各异;
说到了柳山酱菜,就不得不提候文梅。她是潍坊市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的市人大代表;曾经又是柳山镇办酿造厂的带头人,风雨几十载,见证了柳山酱菜的桑田沧海;而如今,柳山酱菜的制作技艺,被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候文梅也被确定为柳山酱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候文梅,1962年生于临朐县柳山镇。从1984年开始,就在柳山镇酿造厂腌制酱菜。当酱菜市场进入低谷的时候,1992年1月,候文梅临危受命担任柳山酿造厂厂长。 候文梅凭着对酱菜制作工艺的那份情有独钟,以及事业的执着追求,在任柳山酱菜厂厂长三年的时间里,能在困境中立足了脚跟,将传统的酱菜制作工艺保留了下来,也是功不可没。
柳山酱菜的兴旺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同时种植业的不断扩大又给酱菜生产提供了便利,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从而形成了柳山镇的酱菜制作优势,由此也成为了柳山镇的支柱产业。
1994年,候文梅自筹资金,创办了临朐县柳山鑫鑫酿造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0万元,占地20余亩。在酱菜制作上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并配备相应的生产设备以及化验、监测设备,使酱菜制作步入了产业化、系列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年产各种酱菜达到了5万公斤,高档包瓜菜5000多箱,由于产品质量好、价格低,远销多个城市。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名列柳山前茅。
在候文梅的带领下,柳山鑫鑫酿造厂担负着酱菜制作技艺的观摩学习、示范、传承的多种职能,其意义已远大于酿造厂经济效益的本身。鑫鑫酿造厂为扩大经营规模,扶持培植种植基地,把酱菜生产延伸到了从育种,种植,到腌制,销售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产业链,在实现自身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全镇生产酱菜的企业已发展到了近20家,小型加工点也有近百家。年产各类酱菜、调味品达10万余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柳山酱菜人眼里,腌制酱菜的原料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依照时令腌制酱菜,收获什么就腌制什么,那怕是歪瓜裂枣,还是不入流又羞于见人的蔬菜,都可以用来腌制酱菜。
酱菜腌制也是经过盐渍、脱盐、酱泡的过程。品种不同腌制的时间和方法也不一样,在一年的时间里,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不厌其烦的翻缸倒缸,并根据气候状况及时调整日晒时间,仅是腌制阶段就必须倾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
鑫鑫酿造厂的主打产品酱狮子头,狮子头亦是辣疙瘩的品种之一。之所以将其称之为狮子头,是因辣疙瘩叶基部有许多不规则圆疙瘩,中部面呈青白色,底部多根如须,酷似“狮子头”故而得名。酱狮子头属于柳山镇的特产之一。其选料讲究,配方严密,腌制技艺自成体系。在种植时间上,选择在农闲时的空闲地种植,特别是在收了玉米,还没有播种小麦的空档,打一个时间差,穿插进入种一季狮子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狮子头腌酱菜,天生就是那块料。狮子头横七竖八的纤维犹如筋头巴脑,硬梆梆、脆生生、甜滋滋的越嚼越有滋味。酱狮子头可塑性强,可以切块、切条直接食用,也可采取煎炒烹炸等多种烹饪方法食用。近几年,又流行烧烤蒸煮等做法,狮子头便软绵如泥,口感糯咸,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柳山镇,一日三餐离不了酱菜,用酱菜炒菜已经算不上稀奇,要是用酱菜制作烧鸡,这应该算是柳山镇的特色。鸡还是一样的鸡,不同的是在卤煮鸡之前,先把鸡肚子里塞满酱菜就有些特别。但经过卤煮之后,酱菜口感细腻,糯香中有了鸡肉的鲜味,感觉这酱菜反倒比鸡肉更有味道。而鸡肉又柔和了酱香的味道,不腥又不油腻,保留了鸡肉的本味。
柳山镇盛产西瓜,几乎要与酱菜齐名,包瓜酱菜也应运而生。腌制包瓜酱菜,只取西瓜种植过程中的前后两个环节:一是西瓜在打岔、疏果时,打掉的西瓜妞子;二是到了临秋末晚,拔了瓜秧,那些还没有长大的瘪犊子西瓜。这些本可以被扔掉的东西,却腌制了酱菜将其变废为宝。先将小西瓜妞挖洞、掏瓤、放料,经过半年的酱制;再将腌制好的黄瓜、洋姜、地环、蒜苔、花生、杏仁、狮子头等酱菜,切成小块填入酱西瓜里,再经过二次腌制才成为包瓜菜。不同品种的酱菜在腌制过程中,既有各自的本味又互为交融,并吸纳了西瓜特有的清甜,在悠悠的酱香中又不失清爽甘甜。吃过了包瓜酱菜,大有可窥视酱菜全貌之说。包瓜酱菜几乎是囊括了酱菜之精品,可谓是酱菜的集锦大全。
酱菜好不好,面酱是法宝。酱菜的香甜味道自然少不了面酱的功劳。面酱又称甜面酱,春天开始蒸面制曲,在光合作用下发酵,制成一种糊状的面酱,其味甘带咸,同时兼有酱香和酯香。有了好酱一缸,酱菜才有保障。鑫鑫酿造厂的甜面酱,使用传统的古法发酵而成,一缸一缸的甜面酱都是本厂按照传统技法制造,从而确保了甜面酱的品质。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候文梅为了酱菜制作工艺摸爬滚打了几十载,始终对其不离不弃,为此也赢得了一片天地。而今,又担负起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的责任,这也是她为造福一方所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人们之所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人生,是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