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大师黄新远 周 义 军
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衬映,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冶源特有的地方文化。历代文人墨客,依恋这里的山水,或修亭建居,或赋诗作画,对冶源产生深远影响,造就了冶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黄新远,1965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宫家坡村。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烙画,以其深厚的书法、绘画功底,加之他对烙画的不懈追求,使其在烙画上如鱼得水,制作起来游刃有余。
烙画作为临朐传统民间手工艺,历史悠久。比较早的记载见于晚清末年李放编著的《中国艺术家征略》,书中所述:“张崇唐代名画工。擅长烙画,人称巧人张崇。”因古人烙画用炭条,故也称“炭画”。据载“张崇腰带铰具,每一胯如钱,炭画烧之,见火即隐起,怍鱼、龙、鸟、兽之形,莫不悉备。”这“铰具”就是烙画的工具。
冶源较早的木板烙画,始于清末,宫家坡村黄新远的祖辈黄风辉老先生,起初是在葫芦、丝绢上烙画,后又在木板上烙画。历经了几代人不断的摸索与创新,又相继出现了众多烙画爱好者,其中也涌现出有黄新远、冯介孟、冯汝松等佼佼者。他们的烙画题材多为带有吉祥、招财进宝的民俗系列,常作为装饰之用。有些作品在展览中获奖,同时,也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了临朐文化艺术的瑰宝。
自改革开放以来,临朐烙画艺术有了长足进步。在黄新远的倡议下,临朐先后成立烙画协会、创办烙画艺术学校,为临朐烙画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利用碳化原理,用烧热的烙铁为笔,在竹木、丝娟、宣纸等材料上作画。黄新远的烙画以木板为主,可以创作大型的作品,不受材料限制,可以尽情的发挥。
烙画“意在笔先、落笔成形”,运用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表现出层次感与色调,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烙画源于民间,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极富有写实效果,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黄新远的烙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画展。2011年烙画《猿雕》获三等奖;2014年4月烙画获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同年10月的《梅花桩》获金奖;同年烙画《大吉图》获得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银奖2015年的烙画获“华艺杯”金奖;2016年的《松树砚》、2017的《松树桩砚》均获金奖。在2015年取得了“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黄新远,现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名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潍坊市工艺美术常务理事;山东工艺美术协会砚雕专业委员会理事;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板烙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周义军《北方美食在线》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