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巷子黄酒
周义军
在我国酿造黄酒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是我国独有的酒种。相传,当年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连喝十八碗酒,喝的就是黄酒,按照当时的量和酒精度,折合成现在的二锅头,也足有二斤多。
地处鲁中山区的临朐县柳山镇,这里气候适宜,有适合种植优质红黍米的土壤,在当地又有种植红黍米的习惯,可以就地取材,酿造黄酒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王润涛,1976年生人,临朐黄酒酿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其曾祖父王承冬,在光绪年间,就开始酿制黄酒。王润涛自幼对酿酒耳濡目染,继承祖辈酿酒手艺,熟练掌握了传统酿造黄酒的技艺,坚持纯粮酿酒。近几年,王润涛,在挖掘祖传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又系统的进行了归纳整理,总结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并采用了现代的科学仪器进行监测,使黄酒酿造各道工序更为准确,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至今,王润涛从事黄酒酿造已有二十多年了。为此,在今年六月,王润涛的黄酒酿造技艺,被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月九,开始酿酒,适应黄酒酿造的时间四到五个月。黄酒酿造以当地特有的优质红黍米为原料,以山泉水浸米,经蒸煮,摊冷、加曲糖化、落缸发酵、搅拌,复酿,静置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等环节陈酿而成。然后再放入地窖窖藏一至三年,使其沉淀方可对外销售。利用传统工艺酿造的黄酒,酒精含量在十四℃左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21种氨基酸,口感微苦微辣,又有“液体蛋糕”的美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补血养颜的功效。一年四季都可以喝黄酒,最佳季节是深秋及冬季,在黄酒里放入适量的红糖和几片生姜,煮沸后再饮用,口感更加柔和,甜香可口。

为更好的传承临朐黄酒酿造技艺,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建成临朐润涛酿造厂,占地面积3000平米,厂房15间,并配备搅拌耙、压榨机、过滤机、煎酒锅炉、蒸汽锅炉等相关仪器设备,传统工艺酿造黄酒,在确保原料质量的前提下,坚持纯粮酿造,不掺假、不勾兑、原汁原味。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年生产总量也不过五吨左右。

百年传承,历久弥香。王润涛注册了“南巷子”商标,使之成为临朐黄酒的知名品牌。根据市场需要,采用桶装、坛装、瓶装等不同类型的包装,提升了产品档次。

“南巷子”黄酒,醇厚绵长,徐徐咽下,口中仍有余香,尤其是那种谈谈的酸涩,隐有五谷的味道,无愧纯粮酿造。
“南巷子”黄酒,一直保持老味道,酒香不怕巷子深。


作者:周义军北方美食在线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