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龙与集雅斋
知 蔓
临朐县冶源人杰地灵,民俗传承之宝地,冶源海浮山西门前的“集雅斋”,展厅内陈列的红丝石砚台、字画、古玩等,玲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集雅斋主冯国龙,号正一,临朐观赏石、红丝石协会副秘书长,爱好广泛,喜欢收藏字画、奇石、名人书画。冯国龙从小受父亲的熏陶,耳闻目染,就对砚台情有独钟。集雅斋收藏的砚台精品众多。

砚台,中国历史悠久,山东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及其周围出产的红丝石,质地上乘,闻名遐迩,在唐宋就倍受文人墨客的推崇。上乘的红丝石,外观圆润光滑,色泽红黄相间,是制作砚台的最佳材料。
一方红丝砚台的制作,既有上好的石材,又要从艺术的视角,善于去探索、发现、创作,本着尊重天然纹理造型的原意,取舍得当,精心雕琢,使之天然的那种灵性、完美性,最大限度的得到展现,可谓:“妙在精制,贵在天然。”
雕刻砚台,要从大局着眼,合理布局。一块上好的红丝石偶有瑕疵,未必然就是坏事。是污点也自有它的用处,大胆的将其纳入砚池,使其变废为宝,又成就了这神来的“点睛之笔”。
冯国龙自幼爱好绘画,在上小学时就经常为学校办黑板报,特别是在他小学毕业典礼上,博得了全校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从那时起,他对绘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就热衷于绘画。2017年,冯国龙师从满维起、范扬等诸老师,结业于中国水墨画院。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发表于全国、省、市多家刊物,并收录于《跨世纪书法全集》;国画牡丹作品在《全国名家画牡丹全集》出版。艺术是相通的,冯国龙通过对书画艺术的学习,扎实的书画功底,为进一步开发、研究和提升红丝石的档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集雅斋收藏的一款祖传砚台,为当今红丝石砚台之最。这方老砚台是他外祖父传下来的,外祖父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砚台几经转折传到他手里,冯国龙听母亲讲过此砚台的来历。此砚是冯国龙的上祖老姥爷,在民国时期做生意时,有一位文人卖给他的,究竟是哪个朝代制作的这方砚台已无从考证,起码是清朝之前。这方砚台到了手上至今又历经百年,蕴含几代人的情感,砚台包浆如漆,让人爱不释手。

一款取名“凤凰展翅”的砚台,让人赞叹不已,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象,昭示了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和吉祥如意的愿望。此砚花纹清晰,栩栩如生,凤凰展翅在碧波云间。
凤凰是中国的吉祥物,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此砚一出引来无数砚友观摩,成为集雅斋镇斋之宝。

九龙砚,龙行千集祥云气势力强,天然花纹惟妙惟肖,完美的浮雕手法,雕刻的九条龙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集雅斋的红丝石、砚台、茶盘,石板都是上好的品相,店主说:“每天欣赏这些天然造物是一种艺术享受”。

冯国龙在绘画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绘画如行云流水,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感情中,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鲁中书画院院长,集雅斋红丝砚艺术馆馆长,青海省书协会员。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形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要用审美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幅作品,只要有一颗阳光向上的心,每件作品都会灵光显现。

作者:知蔓。


作者:知蔓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