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市高峰塔风景区
湘潭是一座水城,前江后湖,四山一江两湖水,登塔揽于怀中,心旷神怡。
高峰塔
中湘景色 天下文章
明朝湘潭进士李腾芳作《高峰塔记》:湘潭于湖南最有名。地势自交广峤岭戟立斗折而来者,忽然释其岩嵁墟巘,而放于夷悠。潇、蒸、湘诸流,又有以宣其滞、出其恶而潴其美。故生于斯者,问学文秀之民多。然竞介距以斗科名,则士犹欠然自少之也。商于乡先生克扬张公辈,告于邑令仪甫包公,为石浮屠于邑治之南山。占巽之隅,因崇为高,凡若干尺。始于去春甲寅之二月,考之以今秋乙卯九月。士即登而乐之,乃为书抵予,求为之记。
其言曰:“潭之南山,手可拊也,自有天地来矣。一旦窣堵嶙峋,上拱祝融,下揖岳麓,苍梧、洞庭毕见毫发,延极万类,青藓萦缭。观者知之,不可以言。青乌家有曰:巽,三角之方也,有形直之,剡首而危,簪笔之象也。邑之赋《上林》、《甘泉》者,当于是乎在。”又曰:“吾人洗沐于侯之泽深矣。减水旱之租而耕者嬉,弛山薮之税而贾者乐,清肺石之听而讼者息,合其快戴趋事之情,以自造邑无穷浚发之祥,故蹩者咸兴。用金之镒七十有五,不厉一人,不再岁而竣事。侯之为政可知已。愿子记之。”
予曰:“然!予闻古之君子,将登高而眺远也,必有峻绝奇伟之观,以荡其翳坌,扩其神明,非徒游览之娱已也。潭之新浮屠,是所谓峻绝奇伟之观也,以当游览之娱,而犹不恒于目,况文明之特乎!是宜书也。有大费于民也,费之而不以为伤也;有大劳于民也,劳之而不以为勤也;惟其民自以为之利故也。此盖善为政者之所以先万物以驱,而莫知其所以驱之然也。是宜书也。”故不辞而之记,而惜乎予想见其处而不能至,故本其言以道之如此。
虽然,予闻士之衣冠而学者,学孔氏也。孔氏之学,将但为科名已耶?但为科名已也,抑岂无以自致而有致之者耶?为仁由己,由人乎哉!余窃有请于诸士也。
是役也,琢石三万尺,甓砖四十万个。赖克扬张公之能以有成。而登其出纳者,孝廉谢君,稽其作止者,市人罗宁也,其劳例得并书。
《高峰楼食府》
青山绿水绕高峰
楼塔崢嵘万里春
今日高峰一杯酒
座上都是归来人
“楼抱湘江堪佐酒,塔迎朗月好吟诗”。自然景色让人一见倾心。在宝塔高峰楼沐阳,看云,避雨,品酒,茗茶,还是写诗,作画,谈情,说爱,可谓如梦如幻!
《屹镇重离》
“屹镇重离”四个榜书大字,高悬于塔上。现在很多人常说湘潭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把伟大领袖比作红太阳,领袖家乡自然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实,最早说这话的是李华黼,他是用文言说的,秘密就在“屹镇重离”这四字中。“重离”出自《易经》,“离”通“丽”,是附着上升的太阳,《易经》说:“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这一卦,由两个代表光明的离卦组成,象征无限光明,寓意帝王或太子。湘潭城有一座这样的塔屹立鼎镇在此,出一个“红太阳”是可以期待的!这不,多少年后,事实不是摆在那里嘛?
作者和李建国先生
李建国先生:湘潭市岳塘艺术收藏家协会主席,省舞台艺术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共党员,守塔人。其下是李建国先生十几年守塔的真实感言:
古井流香
高峰楼塔
十年风雨朝还暮。
繁星铺地
麻石万条
三径高低春又秋。
十一年的家国情怀坚守,
始成今日之壮美
览四时之景物
作一郡一衣裳
塔楼崢嵘之时
家邦名垂青史
楼塔烜赫
上独重吾乡
可以悠然念远
可以赋诗畅想
问古塔何如今塔
信后人更胜前人
感恩各界信任与质疑,
留予后代子孙青山绿水,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了却守望父老乡亲养育之恩情,
此生知足矣!
本文编辑简介:张立新先生,字丽欣,号平原郡生,山东德州陵城人,现居住北京承恩寺民泰园。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老年城乡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为人民服务崇高志愿者管理中心执行主任
《国防时空杂志社》“国防与健康频道”编辑部副主任
崇高健康大舞台副总指挥兼组织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