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 心 游
文/陈治文
退休后,我便离开老家江苏高邮,投靠儿子来到了大上海,一住居然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我是幸福的开心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子儿媳关爱老人孝敬长辈,让我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安度晚年。要说子女孝顺,是表现在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细节上,而且还有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如常年为我订阅《新民晚报》、《扬子晚报》,购好电影票让我们看看电影等等,丰富了我们闲暇时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每年还给我和老伴安排了孝心游,更是让我幸福感倍增。

所谓孝心游就是子女感恩父母,通过安排外出旅游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在晚年能走遍祖国大地,游览壮丽山河,感受美好人生。用他们的话说,趁爸妈身体还健壮,腿脚还灵便,早点让他们出去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不然以后走不动了,想把他们带出去也难了。因此,我们老俩口这十多年年年都享受了子女安排的孝心游。
第一次孝心游是我们来上海不久的一个国庆小长假,儿子儿媳就带我和老伴游玩了江南水乡著名古镇朱家角。看着江泽民同志题字的大牌坊,喝着水乡特有的外婆茶,品味着古镇特色小吃鲜肉粽子小札肉,真是舒坦极了。我们趟漾在古镇的石板街上蜗牛般的前行。因为是假期,人特别多,真是摩肩接踵,眼一花,脚一慢,人就可能走丟了。因而儿子儿媳总不离不弃地紧贴在我们身旁前行,还不时地招呼着我们当心慢走,生怕我们走失,当时我们心里热呼呼的很感动。在古镇我们走上了千年历史的放生桥,游览了宋代的古寺廟,晚清时代的大清局邮局,明朝的当铺,还有各种人文历史小展馆以及四季常青奇木古树丛生的课植园……整整玩了一天方才乘兴而归。

第二次孝心游就开了洋荤了,儿媳特地将她父亲从海南儋州接来,连同他弟媳的爸妈,给我们五个老人订了个老人旅游团,跟团去了首都北京七日游。我们笫一次乘坐了飞机直达北京。在旅游团的安排下,我们观览了繁华的长安街夜景,游了颐和园,去了天安门广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老人家遗容,去了恭亲王王府,圆明园遗址,十三陵水库,定陵,游览了北京紫禁城故宫博物院,北京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最后还专门去爬了八达岭长城。那天我们老俩口兴致很高,居然相互鼓励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顶点最高峰,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珍贵合影。在北京我们品尝了名闻遐尔的北京烤鸭,乘黄包车串胡同参观四合院,进天桥小剧场喝茶吃点心听戏曲.….这趟孝心游真是终生难忘,倍感幸福极了。
我儿子正常在公司上班,儿媳是实验中学教师,平时沒有更多的时间陪我们一起旅游。2012年,儿媳利用暑假将我和老伴一道乘飞机带到海南岛她老家去旅游。她和她父亲陪同我们一起参加了海南环岛一周游的团体游。这次孝心游让我们老俩口饱览了南国的热带风光,第一次见到了大海,还畅游了大海,到达了天涯海角,攀登了南国第一高山南山,瞻仰了百米高的海上观世音,游了亚龙湾,大东海,南山旅游风景区,参观了博鳌论坛会址,走进了少数民族古村落,在吊脚楼上听音乐喝花茶,我们还到了红色娘子军连旧址,琼崖游击队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在万泉河漂流,看五指山美景……热带风光令我们老夫妻俩大开眼界,特色美食又大饱口福,特别是平生第一次吃了烤乳猪以及黄皮、红果、菠萝蜜等在大陆买不到的好多新鲜热带水果,在海南的十五天真是开心极了。

2013年十月,儿子儿媳又安排我们老俩囗乘火车经西安到宁夏固原我大舅兄那里进行了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孝心游。在妻侄妻侄女的精心安排下,他们自驾车带我们游览了须弥山风景区,观看了石窟佛像,登上了六盘山,参观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广场和纪念馆,游览了九龙山园艺风景区、古雁塔自然风景区,回民古村寨,窑洞,古清真寺,古城堡等迷人景点,品尝了回民特有的清真美食十八碗、羊肉泡馍、烤羊腿、大麻花等从来沒有吃过的清真食品。半个月的旅游居然一点不觉疲劳,原先担心的高原反应一点点都没有,一句话:感觉好极了。
除了适当安排远距离的孝心游,儿子儿媳更多的是安排了自驾江南水乡古镇游。这个每年总有两三次,我们几乎游遍了江浙沪的各具特色的千年古镇和各具风情的休闲度假区,各种别致的郊野公园,还有上海市区著名旅游景点和各类博物馆展览馆及名人故居纪念馆。特别难忘的是儿子儿媳安排了一次人生难得的一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日游,虽然天气非常炎热,但是我们仍然兴致勃勃一天跑了几十个场馆,去了几十个国家,在世博园区旅游护照上盖上了几十个国家的纪念印章,尽管累得够呛,可心里是高兴的,开心的,幸福的!
谢谢儿子儿媳为我们安排的孝心游。

作者简介:
陈治文,高邮市周巷镇退休教师,高邮市作协会员,爱好文学,笔耕不辍,作品发表于地方报刊和网络微刊。
【编者按】
欣赏陈治文老师的游记散文《孝心游》,感触颇深,为陈老先生的儿子儿媳的孝心孝道而感动。他们把父母接到身边,精心照顾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除了满足老人的物质生活外,还从精神方面满足了老人的需求,每年潜心安排两位老人前往全国各地旅游活动,有时还全程陪伴,精心呵护,博得父母(公婆)的欢乐,让他们身心愉悦地安度晚年。这篇游记和那些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儿子儿媳身上展现的孝心,不禁为之动容。
读罢此文,促使我去浏览了《二十四孝》的感人典故。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孝是传统道德的亮点,孝文化已经绵延了五千年,从上古的舜帝开始,多少动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如鹿乳奉亲"芦花顺母”,孝感动天。每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性的感情与爱。尊老爱幼,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优良文化传统。我们都是父母生父母养,养育之恩重于泰山,岂能忘记?为人子女,尽孝就是最好的报答。"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一个人的品行之本,更是一个人的成功之源。但是,我们回顾当今社会的这一个侧面,是世风日下的写照。不少来自纸媒、网络和社会上各种渠道的信息让我们看到的负能量,如生活中不孝、不尊、不义的典型事件时有发生,孝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淡去,“不孝”正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腐蚀着当代和下一代孩子们的心灵。这些不良风气,不一一而道。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优秀文明的体现,那么,孝道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孔子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我看陈老先生的儿子和儿媳妇的孝心行为与孝道精神,难能可贵,很值得做为儿女儿媳等后辈们学习和发扬的。
本文立意深远,语言简朴而流畅,从小事不经意的叙述中,聚焦着传统文化的亮点,反映了满满的正能量,很有启示教育意义,推荐共赏!(点评: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