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生难忘的友情(上)
作者:唐俊杰 宋文秀
朗诵 : 老菩提
编辑 : 黑马建雄
——我和著名作家李延国老师的故事
一
我和李延国老师相识,还要追溯到一九七五年的六月二十四日,这已经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那时我的工作单位是济南军区军马场,坐落在黄河三角洲黄河入海口的孤岛草原上。伟大的母亲河千回百转,“万里送沃土”,和浩瀚的渤海共同孕育出共和国最年轻的几百万亩土地。夏天的孤岛草原,碧绿的草丛和鲜艳的野花互相映衬,交织成了绚丽无比、五彩斑斓的地毯,真是美极了。
这里生活着上万名官兵、职工和家属,耕种着百万亩农田和放牧着几万匹军马。六七十年代,军马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装备。因为孤岛草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草丰盛,是养驯军马的最佳基地,也是济南军区粮食生产的“北大仓”。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七五年的六月二十一日,狂风怒吼、黑云坠空,百年不遇的特大海啸发生了。孤岛草原变成了一片汪洋,老人和儿童在海啸中呼救,军马在海涛中挣扎,广大官兵、职工、家属和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
上级首长派来了救生船,先把老人和孩子转移到安全连队。我当时是单位的会计,官兵和职工的几万元工资还没来得及发出,我要用生命保护好这笔血汗钱,“誓与财物和账目共存亡!”
正在这时,财务室进来一位军人,看上去三十岁左右,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光头军官。浸湿的裤子挽到膝盖,一双睿智的眼睛炯炯有神,气度不凡。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来指挥抢险的指挥员,我急忙起身问:“首长,您找谁?”“总场政治部介绍,让我来找唐俊杰同志,我叫李延国。”“李延国?快请坐!中国人太多了,重名的也太多了,我从报纸上看到,叫‘李辉’这个名字的全国就有上万个,叫‘李延国’的也少不了。
不过我有个崇拜的诗人作家也叫李延国,全国只有一个,我从报刊上认识他。他写的诗歌《特号鞋》,真是构思巧妙,感人至深,把军民鱼水情的生动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后来,还被某军种文工团改编成舞蹈,进京参加会演获了大奖……哈哈!我这个人说得太多了吧?”
。 “俊杰同志,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李延国呀!我是专门来找你的。总场政治部的领导说你在马场是最有文艺创作天赋的,我就坐着救生船赶过来了,愿我们合作愉快!”我急忙上前握住了李延国老师的双手,非常意外,也非常激动:“延国老师,在这‘一片汪洋都不见’的恶劣环境里,您怎么‘从天而降’?这多危险啊!
”这一天是一九七五年的六月二十四日。我又翻开了当年那天晚上的日记,有一首打油诗,映入我的眼帘,虽然略显粗糙和幼雅,但也真实感人:“天上掉下个大作家,他的名字叫李延国,气度不凡令人敬,光头军官帅小伙。抢险抗洪打头阵,休息时间搞创作,巧夺天工《特号鞋》,我早在报上认识他。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的老伴宋文秀(中学语文老师),还经常背诵这首打油诗,并说在我创作的上千首诗歌中,这首打油诗是最让人记得住、‘最出色’的一首诗歌。在这之后的十几天里,李延国老师和大家一起抢险、一起劳动。排涝放水、挖土筑坝、救助老人和孩子、修建马厩、抢救奄奄一息的军马、挖掘埋在淤泥中的农业机械,哪里最苦、最累、最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广大官兵、职工、家属都称赞这位年轻军官不仅能干、而且会干,干得特别出色、特别卖力。他的心和大家连在一起,汗水和大家流在一起,都认为他是上级刚刚派来的营长或教导员呢!后来经我和大家介绍,才知道李延国老师是济南军区文工团创作室派来采访和体验生活的作家。
我们这个单位有来自祖国各大城市的知青六十多名,延国老师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想创作一部反映广大知青学习、工作、生活、爱情、亲情的电影文学剧本。一些好奇的知青问我:“李作家怎么这样能干活、会干活呢?作家不是文化人吗?”我告诉他们:“李作家来自农村,十岁丧父辍学,就成了一个小农民,吃的苦干的活比咱们还多呢!参军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尤其是文艺创作是个天才,就被上级领导看中,入党、提干、当了作家。
这次李作家采访的主要对象就是你们这批知识青年,要把你们的故事写成电影剧本,你们就等着上电影吧!”大家听了以后,欢呼雀跃,高兴地又唱又跳,把帽子抛向空中……
后来,我陪延国老师一起采访,形式多种多样,开男知青座谈会,开女知青座谈会,对个别表现突出的男女知青进行单独采访。目的是让大家敞开心扉,说出从大城市到军马场后的深切感受和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延国老师农民的质朴、文人的气质、和蔼的态度、妙语连珠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广大知青。尤其是延国老师的形象,现在叫颜值,特别吸引知青们的眼球,他很快成了大家的知心朋友。
之后,又有几个女知青专门打听延国老师的年龄和家庭情况,甚至问我:“这位李作家有女朋友了吗?”我只好笑着回答:“只有这个问题,我不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因为我也不知道,要不我给你们问问?不过,有一个条件,得知李作家如果有了女朋友,不准哭鼻子,更不准寻‘短见’,哈哈!”大家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仅仅几天的相识,从群众的反应,不难看出李延国老师的人缘、气场和颜值有多高。他不仅是一位敬畏艺术、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也是一位受人尊重和喜欢的优秀军人。李延国老师生活俭朴,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一张木板床,一张我从小学借来的学生课桌,一本又一本稿纸。他除了和大家一起参加各种劳动以外,就在这间小屋里进行创作。我又给他借来了青岛优秀女知青张心妹的一本厚厚的日记,他如获至宝,认真地看着、记着。正是延国老师这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创作态度,成就了他后来创作上的伟业,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
就在这间小屋里,微弱的煤油灯下,他奋笔疾书,常常写到深夜,很快形成了草稿。还绘声绘色地讲给我听,讲得非常激动,也非常感人。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感人至深,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呈现在我的面前,一句句感人肺腑的对话催人泪下……
延国老师不止一次地对我表示感谢,说没有我的大力协助,是难以完成电影剧本创作的。说我重情、重义,并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当然这是在鞭策和鼓励我了。
由于百年不遇的海啸发生,当时环境是天连水、水连天,“一片汪洋都不见”。人,出不去,进不来,真正成了四面环水的孤岛,想去小城镇买一点像样的菜也做不到。朋友从远方来,总要招待一下吧!我只好和爱人一起,杀掉了可爱漂亮、正在打鸣的大公鸡,又到单位大食堂买了几样一般的菜,拿出两瓶马场自己生产的欣马白酒,请延国老师在家里吃了一顿便饭。
席间,我又请上好友罗保祥陪客,因为他爱好文艺,爱好文学。虽然招待简单,但由于志趣相同,无话不说,倒也十分开心。
人生无常,可惜陪延国老师吃饭的罗保祥同志和给延国老师提供日记本的青岛优秀女知青张心妹同志,都先后去了天国,想来令人唏嘘……
二
李延国老师虽为作家,但不孤傲,不清高,心胸坦荡,磊落大度。十几天的相识、相知、相处,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好兄弟、好朋友。
他毫不保留地讲述了他苦难的童年和少年。也问了我的一些情况:“俊杰,你们总场政治部有一个叫罗怀东的干事吧?”“有,是我的好朋友,他是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的,但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他经常来找我,说我是他在济南军区军马场最好的朋友和知音,我们还合作过一些文艺作品和通讯报道。”“他对你非常敬重,说你是军马场的‘一支笔’,从学生时期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参加工作后,相继在《大众日报》《解放军报》还有其它文艺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广播过你写的《土气营长朝气旺》,国内八家报纸转载”话剧《爱在军马场》、相声《马鸣黄河口》等在济南军区文艺汇演中获创作一等奖……

作者:唐俊杰,山东惠民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教师,网络作家。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历任党委秘书、办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校长等职。所教学科曾获山东省东营市高考第一名。
作者: 宋文秀,山东滨州人,大专学历,中学教师,网络作家。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唐俊杰、宋文秀老师是一对酷爱文学的伉俪。几十年来,他们笔耕不辍,创作了二百多万字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论文、杂文、小品、相声等。
政治论文、教育论文、艺术论文、奥运征文均获全国一等奖。
《尊严》、《真爱无价》等三十多篇中短篇小说获不同奖项。散文《一石激起千层浪》、《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直播间》,获全国一等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长篇文艺通讯《土气营长朝气旺》,《解放军报》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全国八家报纸转载。文艺通讯《济南姑娘》在《大众日报》发表。报告文学《雷锋的户口——共产党员黄茂才的初心》,在党建网发表。中国网、新华网、新闻环球网、凤凰资讯网、中国新知网等十多家网站转发。报告文学《心系家国天下身传道德文章——记著名作家李延国》,《深圳商报》发表,党建网、新华网、作家网、北京文艺网、山东文艺网等十多家网站转发。报告文学《终生难忘的友情》、《无悔的选择》、《刘平平在马场》等在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和最大容量的纪实文体旗舰刊物《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发表。《黄河口抒怀》等十八首诗词在大型文献《中华颂》发表。 《爱心》、《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文章在文学杂志《诗意人生》发表。话剧《我爱脚下这片热土》、相声《学骑马》,在济南军区文艺汇演中荣获演出和创作一等奖。
散文《全国选四人怎么会有我》、《我与体育广播的故事》,在《中国新原创》发表。《大鹏之志赤子之心》、《大师笔下的千古智圣》、《真正的朋友是永藏心底的牵挂》、《刘平平在马场》、《真爱无价》(上、中、下)、《尊严不可辱》、《在风雨中拥抱》、《爱情日记》(共十八章)、《一件皮大衣》、《悠悠故乡情》、《浓浓家国情》、《马鸣黄河口》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在著名网络文学平台《文学沙龙》发表。《沁园春·毛泽东颂》等二十多首诗词收编在《共和国骄子》一书中。散文《真爱出状元》、《沙漠演出队》、《以人为本推向全国》、《疼爱女儿的好丈夫》、《黄河作证》、《宋老师的京剧上了中央电视台》、《吴学增舍己救人》等收编在《感恩黄河》一书中。《十三场大型现代吕剧文学剧本《马背青春》(6万字)、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红色公主”的传奇人生》(12万字)、文集《生命中的桥梁》(35万字)、文集《仰望星空》(40万字)、5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军马情》(69万字)等作品已经出版。长篇小说《马鸣黄河口》(66万字)即将出版。

主播简介:段爱国(网名:老菩提/段王爷)。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大东北朗诵艺术会艺术顾问,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黒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等演播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普林斯顿大学文化艺术节》等交流活动并获奖。

编辑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9.3月份出版《空樽》诗集一本。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文学、《蜀国风诗刊》主编,《国际联合报社》副主编、《词坛诗海》编委。写过近万首诗歌。作品500余首发表于国家、核心、省市一级纸刊,作品零星散见《诗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精神文明》、《新国风》、《星星》、《绿风》、《鸭绿江》、《凉山文学》、《椰城》、《常青藤》美国、《澳门月刊》、《香港诗人》、《当代教育》、《贵州诗人》、《诗风》、《文学百花苑》、《作家报》、《北疆文艺》、《西南商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2018.1-10.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大赛》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正规书号书籍。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3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微信号:heimajianxiong
《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诗刊》投稿邮箱:5279085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