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兄弟王大利
周 义 军
王大利嗜酒,见了酒,特别是酱香型,就麻了前爪,软了腿。
我和王大利既是好兄弟,又是高中的同学。因为他有两颗明晃晃的大门牙,故有了“王大牙”的昵称。他平时一身的休闲装束,也不难看出他的处世态度。
我和王大利经常在店里“扒土窝”,只要酒到了“稳风”,他醉眼朦胧就动了真感情。他曾告诉我:“我们十八级的同学那么多,就属咱俩智商高、有感情,我把我的大牙送给你一个,作为纪念。”我看到他这么真诚,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为此又喝了一杯酒。我后来才弄明白,他见谁也说人家智商高,好在,他那颗限量版的“大门牙”却没有承诺给别人,还一直给我留着,我十分的敬佩他的这种契约精神。
王大利,性情中人。从小到大,虽顽皮却聪明绝顶,记得在校期间,尤其在课堂上经常做些小动作,平时不见他怎么努力,可到了考试他则一鸣惊人,竟然是应届高考就考上了大学,不光是同学们感到吃惊,就连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也觉得意外。大学期间,也许是命运在故意捉弄人,又一次考验他的智商,他分配的的专业居然是他最不喜欢的英语,对他来说,英语是弱项,上高中的时候又没怎么学,他在大学几乎就是从英语基础学起,又顺利的通过了毕业考试。毕业以后,他成了一名英语老师,而且还当了班主任,教学成绩也是有口皆碑。我想,就他现在这种玩世不恭的性格,真不知道他以前是怎么教的学生。
八十年代末,从不安分的他,就停薪留职,开始做蛋糕。他下了“海”可谓如鱼得水,买卖做的风生水起,他做的蛋糕、桃酥在周边几个县区还成了抢手货,他后来就建了一个较大规模的蛋糕厂。有时有些路途较远的客户急着要货,他就自己开车去送,一路上,他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掐着一只烧鸡,一边开车一边吃,渴了就跑到公路旁边的水沟里,用手捧起水沟里的水就喝,然后再哼着小曲继续赶路。
他天生就是“化学大脑”,有些无师自通的本领,无论是什么化学反应,仅凭着中学里那点化学底子就能运用自如。这真是知识不在于多少,关键是会不会运用。他想要办的事,有了他的聪明才智,又做的顺风顺水。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个化工厂让他去帮忙,无意中让他知道了化工行业的利润空间。他便决定不做蛋糕了就开化工厂,风雨十几载,竟然又赢得了一片天空。现在,他已是拥有两个化工厂的董事长了,销售不犯愁,整天嘻嘻哈哈的就研究他那酱香酒。
他什么事都爱凑热闹,见了同学就喜欢送酱菜,就像是他家有块自留地,那地里就产酱菜,他送了多少也没有数,反正是一茬一茬的送个没完没了。他自从搞了次同学聚会,这还聚上瘾了,有空就打听什么时候还搞同学聚会,他也好送酱菜。
他时常搞些“恶作剧”,不分时间、地点、也不管是谁。有个客户给他了两瓶“五粮液”,他嘻嘻哈哈的用手机拍了照片,就用微信发给了远在苏州定居的大女儿,并用语音说:“这是你妹妹给我的两瓶酒,你这当姐姐的就看着办吧!”女儿们也知道他的脾气,会心一笑。立马给他寄来了两箱鲜活的大闸蟹,他收到了以后,也不急着回家,抱着大闸蟹就先跑到我店里,就把那大闸蟹煮上,当然也少不了喝一口酱香酒。
还有一次,他不知道犯了哪根神经,花了才几十元买了个小包,有用没用先不说,其实也就是装个乱七八糟。为此,他就大张旗鼓的张罗着“贺包”。约了几个好友,自己又花上几百元喝个小酒。他就是这样,喝酒也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虽然有些牵强,但他是认真的。
漫漫人生路,愁是一天,乐是一天,凡事别往那心里去。不求大富大贵,只图心安理得。王大利常说:“人,就像是一滴水,总归要汇入河流,若干年以后,包容你的是大海,也只有大海才懂你。”
把酒来问,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正是有了酱香酒,生活才丰富多彩,这就是现实中的王大利。
作者:周义军《北方美食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