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环保征文一等奖作品】
行走在兰州的冬与夏
作者:郁新兰(兰州十二中老师)

低碳生活,快乐行走。
——题记冬季篇
这个冬天,爱上了行走!
每个周末,我都会抽出半天时间,或去滨河路散步,或去罗九爬山。放松身心,享受悠闲的半日时光。看冬天的黄河水清澈明亮;看野鸭戏水在河的中央;看小洲上海鸥或聚集或飞翔……岸边田地中的未被摘取的那个大南瓜,掉光了叶子的枝头上高悬的几个被啄的只剩半拉的小苹果,公园长椅上落寞的老人的背影,都是我沿途熟悉的风光。
沿途风景,养眼;途中所遇,入心。 那个周六,在家宅了半日。午后,天气晴好,冬日暖阳融融,风不躁,阳光正好,独自一人沿着滨河路一路向西。感受阳光照射的温暖,倾听风吹叶落的声音。路边供行人休息的长椅上落满了树叶,沉静而美好。百合公园小广场上,不少老人在那晒着太阳,很多小孩子尽情玩耍嬉闹。公园树林里,两个小男孩在帮做清洁工的妈妈装一堆堆的树叶,稍大的用双手捧起树叶,较小的用小手撑开袋口。小兄弟倆配合的很是默契,不一会,一堆堆小山似的树叶就被装在了一个个备好的袋子里面。装满树叶的袋子整齐的立在树旁,比孩子们还要高。这场景深深的打动了我:多么温暖的画面,多么懂事的孩子!
这世间有或苦或甜的喜怒哀乐, 或辛或哀的人生百态,有苦难、有心酸、有劳碌、有奔波,但从这两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分担、体谅、感恩、回报。看到了最好的教育,最深的感动。小小男子汉,已经开始用双手替劳碌的妈妈撑起一片天。有这么两个懂事的孩子,估计这位妈妈都不会觉得生活的苦与累,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所有的苦累都可承受。
周日早晨,和老公去罗久爬山。数九天冷,爬山的人并不很多,我们走走停停,速度较慢,偶有独行或结伴的爬山人超过我们,我们也不在意,走的很随性。近半山腰的时候,看见有人拉着便携购物小拉车在前面走着,我倆很是诧异,纳闷爬山干嘛要拉购物车?我们初步猜测要么是闲暇老人捡饮料瓶,要么是护林工作人员捡沿途垃圾。分析一番后,我们更倾向于后者。
走近之后,才看清是一个六十岁左右阿姨。只见她在路旁停下,从小拉车里面往外拿东西:一塑料袋玉米珍子、一大袋膨化食品、一桶有菜和肉粒的面糊、一桶水,还有敲碎的动物骨头(她告诉我们这是从熟悉的饭店要来的)。闲聊中得知,老人每隔一天就会上一次山,给山上的鸟类和流浪狗送食物。用这样一种方式关爱生命、积善行德。狗儿们老远就会迎接她上山,而她用一声声问候和狗儿们进行着交谈。
我发现年岁增长,眼窝越来越软。听了老人的话,我不觉湿润了眼眶,为她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为她心底的慈悲和善良。两天一次,年迈的老人,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拉着如此沉重的购物车,爬年轻人都觉吃力的山路,只为山间的无处觅食的鸟儿和无人过问的流浪狗!那是怎样的一种大爱和情怀?这样一个善待弱小的人,唯愿也能被生活所善待!
行走在北方的冬天,满目苍凉中,依然不乏景色的美、人性的暖。那冬日冷色的画面中,便也生动地释放出温馨的气息……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半亩花田,穿透心海,芬芳心扉。
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着光,只愿每一天都浸着暖……
【夏日篇】
已是夏日炎炎时节,应闺蜜之约,今日要共走七里河黄河大桥以西北滨河路段。早起,洗漱完毕,匆匆出门,先生把我送到了桥南。一下车,心情竟有些雀跃,这桥,从我上大学开始到现在,不知路过了多少次,可是,这么早步行其上,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时间不过八点过一点的光景,太阳已经明晃晃的了,看来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因是周内,正是上班高峰期,车辆行人都颇多,想自己平日上班也是这般匆忙,偶尔迟到还会一路狂奔,更觉此刻的悠闲,多么难得。有时候,人真的需要放慢脚步,让心沉静下来,去感受生活的另一种乐趣。

站在桥上,随手拍几张照片,两岸景色明丽清新。因是汛期,黄河水上涨了不少,更显滔滔气势。桥的尽头,左下方,一片绿树环绕着一小块布袋样的黄色沙子地,应该是供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地方。绿荫掩映下,有一名为《待渡》的雕塑,所处较隐蔽,许是兰州黄河两岸众多精彩雕塑中最不起眼的一个。通过西域商人和陇上老者商品交易情景的塑造,再现了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民间贸易的盛况。让人联想起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走下桥来,一缕玫瑰花香扑面袭来,清雅迷荡的甜。放眼寻去,只见路边浓绿万枝中有红几点,是晚开的刺梅。虽已到开花后期,但芳香依旧,让人贪念。

沿北滨河路一路向西,绿树成荫,极为舒适惬意,红砖绿柳,鲜艳养眼。边走边欣赏沿途美景,因水位上涨,河中小岛都被淹没了,不时看到有柳树被冲倒在水中,芦苇也比先前更高更盛了。路边的累累山楂果很是诱人。道旁草地被修剪打理的十分整齐干净,微风过处,有一股淡淡的青草味道。草地上的木槿花开得正欢,是我喜欢的粉紫色。我特别钟情此花,源于色彩和花名,木槿花语:温柔的坚持。木槿花朝开暮落,但每一次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地开放。就像太阳不断地落下又升起,就像春去秋来四季轮转,却是生生不息。更像是爱一个人,也会有低潮,也会有纷扰,但仍会温柔的坚持。
和闺蜜汇合在寓言故事公园。这是兰州唯一一座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的公园。园内所有石雕均以寓言故事为主题,有盲人摸象、凿壁偷光,狐假虎威,指鹿为马,对牛弹琴、龟兔赛跑,司马光砸缸、铁杵磨成针等寓言故事雕塑,配以绿地,清水,娱乐设施,为兰州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寓言故事公园旁边就是著名的生命之源雕塑。它顶端的陶罐是著名马家窑文化的典型器具陶罐,它体现着西部黄河流域远古人类生活的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被高高擎起的陶罐如滨河绿化长廊中的一颗明珠。驻足欣赏,不由心生遐想。
这座雕塑四周是环状支撑物,好似一双双手在高高举起,寓意着人类对生命的炽热追求,上方是圆形陶罐,造型很别致。
彩陶口有水柱喷涌而出,逐阶向下跌落,再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大大小小的水珠喷泻而下,产生流水琴韵的共鸣声,给人以无尽诗意的遐想。“生命之源”水景雕塑,是彩陶文明与黄河文化的有机结合,集中完美地体现了黄河文化浓厚的文化内涵。
欣赏完生命之源,略作休整,我们继续向西,一路有激动兴奋,无疲劳压力。本想在银滩湿地公园好好走走逛逛的,无奈近期黄河水涨,公园没开放,只能在路边张望一番了。
华夏人文始祖园在兰州湿地公园以西,是黄河风情线上旅游亮点。
主题雕塑伏羲与女娲造型组成“S”形,高十多米,女娲雕像以“补天”传说立意,呈站立姿势,仰望宇宙端庄优美;伏羲雕像则以创造八卦立意,呈半蹲姿势,双目炯炯,俯察大地,手执阴阳八卦的符号,象征着扭转乾坤。整体雕塑体现了男性之阳刚与女性之柔美,象征天人合一,寓意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但华夏人文始祖园建成多年不开放,也是令人费解。我们只能远观,却无法近前。
就这样走走停停,已是半日光景。我们打算到安宁十里桃乡仁寿山桃林中打发下午时光。在银滩港附近租了一辆单车上路,我是第一次在市区骑单车,有点害怕慌乱,但有小时候骑车的功底,似乎也没有大问题,穿过人流车海,直奔桃园,那感觉,爽极了。
依然选择了我们常去的花香里居,是一个有点文艺范的茶园,不很大,但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又兼荷花点点,鸟鸣啾啾。宽敞整洁,舒适透气。青枣累累低垂,鲜桃颗颗饱满,约两好友喝茶聊天打牌,极为惬意。
炎炎夏日,放下手机,关上车门,迈开双腿,践行低碳,快乐行走。抬眼处,天很蓝,山很绿,风很轻,微笑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