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母亲 作者/程国良
诵读/陈丽娟
夜已深了,可我仍无睡意,眼前又浮现出母亲的音容笑貌,慈祥善良、触手可及,仿佛一直就在身边,从未走远。
多少次想和母亲说说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多少回想牵着母亲的手到处玩一玩、看一看……可是,母亲真的已经走了。带着她的一身疲惫和眷恋,一去不复返!
哀思如潮水般在心头涌动……
母亲生于公元1931年9月22日。同普普通通的中国妇女一样,母亲勤劳、善良、淳朴。和睦邻里,惠及家人。母亲是解放后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从苦日子走来,所以,对于今天的幸福生活格外珍惜。
平日里,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能省就省,能用则将就着用,一分钱能掰成两半儿花。家里的剩饭、剩菜,她从来不轻易倒掉,自己一顿吃不完就留着下顿吃,而让我们吃新烧好的饭菜,这样的事已司空见惯。有很多次剩饭都已经馊了,母亲也舍不得扔,用清水淘洗几遍,放点儿面碱煮开后接着食用……使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们姐弟从小到大穿的鞋都是母亲亲手做的。记不清多少次,夜里醒来仍能看见母亲在不知疲倦的忙碌着……衣裤也是母亲从商店买回布料,自己裁剪后,借用邻居家的缝纫机做成。
的确,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节俭”这两个字。
当然,母亲对我们的教育也相当严格,该管就管,该教则教。母亲文化不高,不会讲大道理,在关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身教多于言传,关键时候能给予几句叮咛和警示,而且恰到好处,使我们一辈子收益满满。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家境最糟糕的时期,足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母亲除了干家务,还要出去打零工,糊纸盒、纺麻线、钉纽扣、烧锅炉,做小孩保姆,等等,用其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生病了,母亲就简单地拔两个火罐,吃两片药就算了事,咬牙坚持着做完手里的活儿,从来没叫过一声苦,没喊过一声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境逐步好转,偶尔炖只鸡,母亲只是挑鸡头、鸡爪子吃。烧一条鱼也是专拣鱼翅嘬一口,把肉留给我们……她总说自己不爱吃这些东西,其实,母亲这是宁愿自己少吃几口,也要让儿女们多吃一口。从小到大,我没看见母亲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
生活的磨难,使母亲患上了心脏病,后来又继发高血压。可她从不把自己的健康放在心上,而时刻关心着家里人,关照儿女们的起居、冷暖、工作、健康……千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最难忘的是,我退伍进工厂上班后,由于工作的性质,需要两班倒,每周轮换。一到我上夜班,母亲必定等着我回到家后,将早已为我准备好的饭菜,再热一遍,看着我吃完后才睡去。直到我结婚,近五年的时间里从未间断。
1979年,父亲不幸病逝,母亲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里里外外,独自操持。寒来暑往,几十年如一日。母亲用她最顽强、最善良的心灵和一双勤劳的手成就了一个家。
2016年8月7日,立秋,一个平常的星期天。早晨8点多钟侄女突然敲门告诉我,母亲跌到了床下,我顿时脑中一片混乱,没等听完侄女的说话,便匆忙来到楼上,看见母亲面无表情、呆呆地坐在弟弟的怀里,无论我们怎样问话,都不作答。真不敢相信,往日里那个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开朗健谈的母亲,一夜间竟变成如此陌生、可怜!只感到心好疼、好疼。拨打“120”之后,医生诊断:脑梗,失语而且身体右侧完全失去知觉。
把母亲送进医院,我们姐弟不分昼夜轮流照顾着母亲,心里盼望着母亲能快快好起来。可是,事与愿违,住院第13天母亲病危,全家人围站在母亲的病床前,只能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艰难地喘息,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2016年8月19日早晨6时20分,85岁的母亲悄然走了。我亲爱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人世,生命中最难忘的时间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握着母亲渐渐变冷的手,我真渴望这世上能有回天之力,帮我唤醒睡去的母亲!
母亲在病床上整整煎熬了12个日夜,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不能翻身,大小便失禁。临终前两天的晚上,母亲曾吃力地说了一些含糊不清的话,尽管我们听不清楚母亲到底说了些什么,但,这是母亲留给儿女们的最后“遗言”。我知道她走前肯定有许多话,要向儿女们清清楚楚地诉说,可她做不到啊!这给我们做儿女的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莫大的伤痛。
母亲走了,我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不朽和不可替代;母亲走了,我才感到一个充满亲情欢乐的家一下子暗淡无光;母亲走了,我才后悔往日里陪伴在母亲身边的时间太少、太少;母亲走了,我才清楚她把所有都给了我,而我却没有丝毫的回报;母亲走了,我才知道她老人家没享过几天福。
别了,我的母亲。愿您老人家一路走好、九泉安息!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在您的膝下尽心尽孝、侍奉百年。偿还今生儿子对您老人家的亏欠!
四年多来,对母亲的思念与日俱增。这种思念源于母亲含辛茹苦,洒尽心血,任劳任怨,操劳一生的深深烙印!即使时间能暗淡许多记忆,可我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将永远镌刻心中,永不退色。因为,母亲存在于我的生命里,不管过去多久,母亲永远是我唯一怀念的人。多少个日日夜夜啊,母亲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想起母亲历尽沧桑的一生,我都会为之感动、为之敬佩、为之落泪!
虽然,母亲一生清贫,却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母亲瘦弱、矮小,在儿女们的眼里,却是最美最棒最伟大的母亲!
泪雾双睛痛断肠
四年生死两茫茫
慈颜一去成千古
思念犹如日月长

作者简介:程国良,吉林省长春市人,现已退休,中共党员,退伍军人。酷爱文学,愿用余生学习写作,创作出让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诵读者简介:陈丽娟,吉林省长春市退休工人,中共党员,酷爱朗诵、唱歌,喜欢用声音传递温暖,愿用情增进友谊,传播正能量,用声音赞美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