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渔夫在无法捕鱼时,就会修补他的网。”在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你可以休息、可以随心读书、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要么会会久违的朋友,回家孝敬一下父母,为妻子孩子下一次厨,要么去学点自己不懂的东西……
所以我们理解的“闲”並非无所事事,我主张“闲”也要闲得有趣、闲得值得。所谓“穷闲”,即是要做到尽量少花钱或不花钱的休闲方式。所谓“值得”就是要这种“闲”虽不能直接为你创造财富,但可以为你求得成功助力,可以为你下一次的行动充足电、加满油。
每天尽管要上班干活,努力去赚买面包的钱,满足自己的温饱。下班回家后,就要尽量地将业余的可供支配的时间利用起來。利用这些时间,有计划地多看一些书、电影、纪录片,有规律地去参加健身运动,上培训班,学习新的技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使自己可以用新增的知识、智慧、技术赚取更多的面包。在此基础上从而为自己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更多有意义的“闲”事。
每年去几次比较远的旅行,登山、下海、徒步。思考一些自己关切的问题和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去深入地梳理、盘点一下自己过去的生活和感情,作一些人生百年的长远规划。
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是有用的(当然也有翠波鸟”般的例外),它们所有的行为几乎都是为了生存和繁衍。人除了“食色”与动物类似之外,更要做许多“没有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文学、艺术、哲学甚至信仰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的心目中只认为从小就应该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的一切都仅为了买车、买房等一切物质的东西,那这样的人生跟拼死建豪宅的翠波鸟又有何异?其实在这世上就没有几个人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人士,成功人士是命运的“宠儿”。翻翻二十四史,历代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努力拼博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而真正能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巧合的幸运儿终是寥寥无几的。
所以,一个人如果像那翠波鸟那样,只按自己的需要筑巢,不与旁边的翠波鸟攀比,它就不甚于这么“穷忙”至死了。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历史上的伟人岂是我们高攀得上的?更何况“高处不胜寒”,我们也没必要花钱买寒衣去住那阴森森的琼楼玉宇。
只要我们懂得如何在虽不算成功但总还有所斩获的人生里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将自己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天天有欢声笑语的“穷闲”的日子,就是值得的。就像村上春树中说得那样:“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等我们忙过了那些“有用”的工作之后,再面对那些“没用”的东西就会变得弥足珍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生固穷,但你未因“穷忙”而折寿就值了。你有“穷闲”带来的精神世界,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你享受“穷闲”,就不会再有痛苦的失落感,你如能达到如此境界就算是人生的最大成功!
宁可“穷闲”,也不可“穷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