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援疆支教志 赢得桃花处处开
文‖栗英华
题记:
河北邯郸援疆支教教师在新疆和静县积极开展教研培训、示范课例活动
援疆支教教师入疆以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受到了受援学校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教研、示范例课活动,受到了受援地的广泛好评。
11月6日,和静县第四教育集团在和静县四中举行了集团内交流活动,由和静三中校区派出援疆支教教师吴娟在四中做了主旨发言。吴娟老师就集团化办学的意义和教师工作态度两方面展开讲解。从邯郸集团办学经验引入,分析了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并提出集团化办学的目的是以强带潜、创建特色。在有关工作态度的交流中指出,拥有积极努力的态度是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必要条件。
吴娟老师的主旨发言引发了四中老师对集团化办学的更进一步理解,并激发了广大一线教师把集团化办学做好,共同提升教育质量的信心。
10月30日,和静县教科局举办了主题为《聚焦教研实践活动,引领课程建设发展》的全县教研活动,和静县教科局党组书记姜发军、和静县教科局教研室主任李荣、和静县所有中小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研室负责人参加活动,援疆支教教师孟晓莉、栗英华作为仅有的2位教师受邀做专题讲座。
孟晓莉老师以初中教学为实例,从教研的目的是什么,教研抓什么,教研如何落到实处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把如何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跟与会人员做了分享。
栗英华老师从小学教师角度做了《做个会上课的“无为老师”》为题目的发言,从老师们课堂教学常见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制造课堂教学的神秘感;要寓教于乐,亦师亦友,制造课堂教学的趣味感;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朗的耐心,让学生体会成功感等思路,让与会老师受到很大启迪,并从教师价值、课堂价值、学生价值等几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就交流。
11月5日至15日,和静高级中学的援疆支教教师组织开展了“一人一节示范课”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了自身扎实的教学功底。尤其是今年十月中旬刚刚抵疆的河北省第二批援疆支教教师,在迅速适应当地教育教学节奏和校情、学情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展示了援疆支教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受援学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展示了邯郸援疆支教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加深了邯郸与和静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两地虽然在教育环境、教学基础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两地教学思想的碰撞、教育理念的互溶、教学思路的互通必将给两地的教育带来新的启迪和更大范围的融合。
供稿:栗英华
编辑:黄金铎
审核:郭庆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