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骄戒躁 106
文/三木秉凤

老子曰:“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胜不骄,败不馁”这是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常人难以做到,古谚:骄兵必败,哀兵必胜。人生误错,多出于心浮气躁,人生败笔,不过于违道悖德。是以,古人修心以养其性,古人修德以养其情。《易经.说卦》之义说,“骄躁与巽卦对应”,巽者即风行浮动骄慢之象。生活中,骄常以傲立,常以孤赏,常以寡居,常成“高处寒胜”等跋扈之相。而躁表现为浮躁、暴躁、气躁、急躁、懊躁、毛躁、焦躁、烦躁,其皆为心绪不宁、飞扬浮动之状。骄从何来?来自功高我慢,躁从何来?来自思想浅陋和欲望无足。思想如根,欲望若果,假如根浅果丰,头重脚轻,人鄢能稳?如何压制骄躁,实其两条途径,从根上修,即根深系繁,以达成厚德载物,从果上修,即少私寡欲,上下平衡。

世界一切现象,都离不开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阴阳太极之理就是常理,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人生实际就是一个借世间之境修自己之心的过程,而修炼又是一个从肤浅走向深邃的过程,升华则是减少欲望丰富道德的过程。一个思想深邃、道德厚重的人,在他身上看不到躁动与肤浅,看不到傲慢与骄横。我们偶尔观览几十年前的老式照片,不管孩子还是老人,他们脸上都凝结着一种稳重、沉着、淡然、庄穆的气质,当改革开放大潮横扫东方大地时,当西方“利益”价值观全面影响中国时,在一个没有宗教束缚又放弃传统道德管约的国度里,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狂躁之中,各种学说充斥市场,犹如以盲引盲,多少人在潜移默化中携手走向焦躁的深渊…

如何戒骄戒躁?古人给出过很多答案。《论语》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等等,要求人们稳、忍、思,但这些仍然是方法,而不是根本,根本则是良善诚信等民族价值观的形象,即躁从心戒,躁由德止,即修“心”先修“行”。

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利益性价值观已经让民族灵魂完全扭曲,如何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的社会面前让精神文明同步前进?如何我自岿然乾坤不为名利所动?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唯有修心,唯有建德。按宗教所言,人心有二,即真心和妄心,真心为性德之心,妄心为骄躁之心。修心养德的过程就是修掉妄念、养护性德的过程,即修妄求真的过程,妄念越寡,骄躁越稀,而性德越厚,心神越宁。修掉躁骄之心,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须持之以恒。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比起孟子之言,当代的我们只有惊觉惭愧之心,没有任何骄傲资本。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份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