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光阴荏苒三十几,风霜雪雨三十几。历经三十八个春夏秋冬,我早已从血气方刚、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春年少,变成了一个半大不小的,白雪染黑发,皱褶爬脸颊,知天命的半百之人。1982年7月师范毕业分配至今已有三十八载,从大山深处的乡村中学,八年农村“抗战”,转战五所学校,教过英语、语文和历史,干过教务主任、工会主席、副校长,说不出的酸甜苦辣与难言之隐。三十几年弹指之间,假如历史能够重演,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还会选择老师,还会坚守三尺讲台,守望诗和远方。

一、38年历程,岁月如歌
爷爷,铜陵县小有名气的私塾老师,父亲皖南医事学校(皖南医学院前身)毕业,女儿,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是一个标准的书香门弟。1982年参加工作,正值18岁,当时的我,年轻帅气、风华正茂,从事教师一坚守就是38个春夏秋冬。漫长38年陌上花开,轻染流年,从年少的朱老师到年老的朱老师,我迎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时光荏苒,屐痕深深,处处桃李满天下。38年,我不知道承受了多少的压力、劳累、苦难,这其中的艰辛我们平常人难以想象,授课最多时三个年级、四个班,每周28节课,91年去合肥英语口语集训四十天,当时女儿才三个多月,父亲癌病住院。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夜在办公室伏案备课、改作业,教室里汗流浃背、孜孜不倦上课、辅导学生。我也不知道在办公室、在家里,我有多少次与学生一句句的鼓励、一声声的叮咛、一串串的寄托。我知道,全国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有责任与担当的教师,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为教育事业撑起一片天,竭力用温暖的精神,感动和鼓舞身边每一个人。

二、38年教育,春风化雨好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有一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就像那早春二月的春风,在料峭微寒中,用爱心和细心精心裁剪雕琢着美丽的春天。 38年来,我担任了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坚持 “严、爱、细、活”四字。以母亲般的情怀,容纳学生错误,丰富学生心灵,点燃学生希望。早在85-88年三年间我就从我每月34.5元中拿出10元资助一位名字叫齐同学读完三年高中,该生后来考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90年他在大学开刀,没钱求助于我,当时我和我爱人在立新煤矿子弟学校教书,生活十分艰苦,但我们还是寄给300元,200元开刀,100元买营养品。学生每次考试后,我总是帮学生分析失利原因,鼓励孩子重拾信心。每任一届班主任,我都会从起始年级就详细了解学生自身及家庭状况,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于“细微”处观察发现学生的成长情况。我教过男生刘同学,成绩优秀,但脾气古怪,与其它学生不易相处。我和刘同学沟通及家访时知道他小学四年级时父母就离异。在班会课上,我经常讲些自信的故事,点燃学生自尊的火种。学生有了错误,不轻易去揭短,不当众批评,而是耐心倾听他的看法和想法,细心地开导他们。我始终坚信只要热爱教育、欣赏教育,就一定能够体味出教育的风采和魅力,领略到教育的美丽和神奇。

三、38年教学,人生快意
如果说爱生活是一种态度的话,那么爱工作需要的则是一种境界,需要的是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高度,爱工作,不是把它仅仅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是把它当作人生的一种追求,你才会有一种人生的快意。38年来我追求的教学不是简单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教书匠和优秀教师的区别。一个疑问抛出引玉之砖;一支粉笔引领思想之航;讲台之上,一张利口绽放智慧之光。在教学中,我潜心钻研,逐步构成了自己大气、睿智、平和的教师气质。我注重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喜欢你健全的人格和教学魅力。38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六项,个人论文十多篇分别发表于国家级、省市级刊物或获奖,一百多首诗歌发表于刊物或平台,多次参加学校和教育局举办的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获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极富凝聚力。曾被教育局评为市“优秀班集体”,年度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曾获得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三尺讲台,育三千桃李;十年树木,树十万栋梁。38年教学对我来说虽间伴酸甜苦辣,却常感人生快意。

四、后记:
我喜欢写诗,所以我想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这篇文章。
三十多个春秋,漫漫/与黑板对视/心湖荡漾送走,一波一波/痴恋,一生不舍/白发为谁/梦想,飘落一地念着。守着清贫/教室窗前风铃/摇曳,清唱/天亮,书声朗朗/洒落/一屋清脆/诵读百花绽放/烛光,怦然/清高我/低头,昂首/捧红满园春色。
呵护/若水纤心俯视/童心纯真/我,一袭荷衣/长江之滨,挑水/潜心只为花开/你们,就是我的风景/握,一份懂得/守,一方清雅剪,一段时光/三十年后/我痴痴,痴痴/把你渡口相望/泪洒为谁记忆,轻拾校园往事/你/放飞斑澜/横笛,驾舟大江南北/我/倚树听风/挥毫,墨洒满操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