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畅引游子常回故乡
文/魏台平
今年中秋恰逢国庆节,连休八天,籍着放长假的好时机,我驾驶小车,避开高峰期,载着85岁的老母亲,还有妻子、女儿、两个已读小学的外孙子,四代同车又回了一趟原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故乡。全程的高速,旅途的畅顺,路况的大改善,令我们感到这是一次开心之旅,快速之旅,难忘之旅!
这天早上,我们驱车从台山市区台城出发,进入新台高速,从台城至广州140多公里的路程,不用两小时即达到,在加油站稍事休息,即从广州市华南快速干线龙洞转上广河高速——揭博高速——梅河高速——兴华高速,在五华县横陂镇出口下高速,再行几百米,即进入通往故乡的水泥大道,从广州至五华县全程高速约300公里的路程,用3小时多一点,中午12时许,我们已回到故乡堂叔的家中吃上正宗的客家肉丸、酿豆腐、土鸡等特色饭菜。从台城到故乡约450公里的路程,也就5个多小时。

自从台城进入新台高速,再进佛开高速、广佛高速直达广州的路途,坐在小车上的老母亲,她与两位重外孙子高兴得龙飞凤舞,一路上欢歌笑语。尤其是母亲,脸上喜形于色,她那被沧桑岁月镌刻着皱纹的脸上,溢满了欢笑;久违的酒窝,难得地重现;喜悦的心情,从心间里流淌,在小车厢中回荡,与小车播放的轻柔美妙乐曲相融合!母亲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目不转睛盯着窗外沿途高速公路经过的高楼大厦、青山绿水、锦绣大地,冉冉升起的火红旭日,飞驰而过的乡间原野,银带飘舞的白练江河,嘴里喃喃自语:“如今的旅途真舒服啊!” 她说:“您还记得小时候我带您回老家坐车的事吗?”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说:“记得,永远记得。”于是,49年前母亲第一次带我坐汽车返家乡的往事重现脑际,历历在目。

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后考入华南师范大学,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台山各中学任教,从此,我们就离开故乡在台山安居乐业。七十年代我初中毕业放暑假时,母亲专程带我回了一趟五华县,探望我的外祖父、外祖母。那时回去一趟挺不容易,路途十分曲折、艰辛劳累。母亲带着我用了近3个小时先从台山的海宴镇坐车翻过两座大山到达80公里外的县城,再买票转车到广州。那时到广州有三条大江横隔,没有大桥,途中车辆和乘客均需乘渡轮渡过开平的潭江、顺德的九江、佛山的龙江3条大江,14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足足一整天才能到达。在广州住宿了一晚,接着又在省站买汽车票上了如坐窝炉、酷热难耐的旧式汽车,沿途经过广州的天河、萝岗、增城、惠州、博罗、河源、东源、龙川、紫金等县(区),最后才到达五华县城。

那个年代的路况很差,全程是泥沙公路,不少路段坑坑洼洼,于是车速贼慢,平均时速约30公里,这样,从广州至五华38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约13个小时,回到老家已是深夜时分。因坐车时间特长,加上路况不好汽车颠颠波波,到家后屁股尤痛,腰骨像拆散了架一样,彻夜难眠。从台山海宴镇回到五华县城总共用了近3天的时间,劳累之极,疲惫不堪。这段回家的历史,令我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1980年初我参加工作时,也从广州坐过普通的火车回老家探亲,坐火车虽然没有坐汽车那种颠颠波波的感觉,速度快了一些,但列车上人头涌涌、乌烟瘴气、汗流浃背、猫蹲在车厢人行道里的感觉也是不好受的,比坐汽车强不到哪里去。所以,我将回故乡视为畏途,回一次,怕一次;返一次,愁一次;归一次,烦一次。

从九十年代起,地方公路逐步铺设柏油路或水泥路,路况有所改善,我与父母亲再次回家的感觉也有了好转,但仍觉坐车的时间很长。 2000年起,国家逐步修建并开通了广惠高速、惠河高速,2005年又开通了梅河高速,回家速度又明显加快。自2012年开通广河高速、2015年开通揭博高速、2017年开通兴华高速之后,从广州至五华县城一路高速直达,畅通无阻,且路途由原来的380公里泥沙路缩短至现在的全程高速约300公里,3小时多即可达到。据闻,不久若能坐上时速达300公里的“和谐号”高速动车,从广州到五华也就1小时车程,仅仅是一顿饮早茶时间就可到达。所以,亲爱的祖国,您每天的进步、时刻的飞跃,为市民返故乡提供了多么方便的条件!旅途节省了多少宝贵的时间!

因此,母亲说的“如今的旅途真舒服”,这是发自她的肺腑之言,是时代飞速发展的真实写照,是祖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有力见证!不是吗?从七十年代前的返故乡全程泥沙公路到现在的全程高速公路,从过去时速30公里的汽车到如今时速100公里的小车,从以前回故乡需要三天时间到如今的只需半天,从以前回故乡视为畏途、不时抒发乡愁到如今将返故乡当作游山玩水、休闲娱乐、赏心悦目、隔三差五想开车回故乡转转,亲吻家乡的青山绿水,畅吸故土的清新空气,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桑梓乡民纯朴的人文情怀,这是一项多么浪漫而极富意义的旅程!与过去相比,这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真的是有天壤之别!新中国成立71周年以来,城乡大地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祖国以大手笔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身为广东人,我们早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小时生活圈,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时代人!自2019年7月7日开通港珠澳大桥后,2020年6月6日,国家又动工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这条通道起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区,东连港珠澳大桥,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台山市的斗山镇,路线全长31公里,为双向6车道的高速公路,预计2024年通车,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腾飞。所以,祖国,您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被世界誉为“中国速度”“世界奇迹”“基建狂魔”,这完全是受之无愧的!

年少时,母亲带我坐汽车,让我从中记住了回乡这段难忘的历史、青葱的岁月、远方的思念、牵挂的乡愁;母亲年老后,我陪母亲回故乡,我们四代人一起共同见证这两个不同年代中国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地覆天翻、科技腾飞的新气象,从中感受新中国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年来初心依旧,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累累硕果!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由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路畅引游子常回故乡看看。随着回故乡的次数增多,与故乡亲人多团聚,在故乡的大地上多走动,多感受故乡山区的清新气息,于是,乡愁少了,挂念没了,感情深了,故乡的情结浓了,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

魏台平,男,1956年8月生,中共党员,系广东金融作协、广东侨联作协、羊城诗社、江门作协、江门诗社、台山作协、台山诗社等协会会员,在国家级的《金融文学》《金融文坛》发表过报告文学、古体七律诗、长调词,在《南方农村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周报》、广东省《源流》《侨星》等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过散文、小说、古诗词,在《南方日报》发表过经济杂谈,获省、市级征文比赛奖项1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