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进鸿雪,看更多精彩文章

病中吟
一
病促春迟自拥衾,年来凡事不如心。
小窗月上寻疏影,药鼎烟中捣玉砧。
此后方知身是客,之前哪管昨和今。
平生人笑万般懒,惟有诗情依旧深。
二
二竖今年是大年,纵横四海拽无边。
一窗红叶随风落,满地黄花作药煎。
世味谁尝甘或苦,婵娟总有缺和圆。
夫君慰我不离步,争奈梦多难入眠。
三
不知日日为谁忙,竟至蔫蔫卧在床。
虽喜得闲听古咏,但愁无力撰新章。
世情淡泊惟心晓,凡事纷争因利狂。
最惜眼前人有义,相陪病榻度时光。

延伸阅读
乐观的人,病也是美好的
生病、煎药、病美人,那都是极美的
西子捧心,黛玉颦眉。
自古红颜多薄命,多愁多病美人身。
病,是美的;药,是香的。

1
有病吃药。古人吃的药,是美的。
《红楼梦》里,宝钗吃的冷香丸,简直是最美的药: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
真白,阳春白雪的白。炮制的过程也是美的:
春分这日晒干,要雨水这日的雨水,白露的露水,霜降的霜,小雪的雪,各十二钱。
都是洁白冰清的物,都赶齐了,可不得个三年五年?等得这么辛苦,却又极克制——只取12钱。
懂得节制,或许是最大的美德。或许就是因为这药,才生就宝钗端凝的珍重芳姿吧。
煎药、服药也有别样意境:
煎药的小书童,武火快煎,文火慢炖,先下后入,再加一点甘草来引经报使,百样草熬成一碗汤,草药味随着热气氤氲,苦,却安定身心。
不像我们的现在,吃得毫无仪式感:塑料胶囊,MUJI式冷淡苍白一律的片剂,像方便面调料包的冲剂。
名字也毫无百术、当归、银翘、使君子的诗意,他们是让人分不清的苯、妥、铵……扑面而来的工业重金属气息。
快节奏里,早上的药,常忙到近中午,冷不丁想起来还没吃,一骨碌倒在手心,仰脖子服下,当然知道空腹服药刺激胃。

2
药美,诊病也诗意。
我印象最深的郎中,竟然是许仙。带着浓浓书生气和草药味的许仙,在西湖边上,一抬头遇见了白娘子。
相遇是美的:背景是西湖,是多情缱绻的斜雨丝,一把油纸伞,一个丁香一样的女子。
相处是美的:你诊病来,我熬药;你把脉来,我针灸;许仙在明处,看人间的病,白娘子在暗地,救本不治的命。
这大约是最心意相通,琴瑟和鸣,共同成长的夫妻了。
写病最传神的是张爱玲,她写《沉香屑》里葛薇龙生病:
家里人给她捏着父亲镇纸的玻璃球,冰火烫的手,抓在手里,很沉,使她想起人生中一切厚实的靠的住的东西……
又写她在病榻缠绵抱病一个月,突然生起疑窦:
她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她下意识不肯回去,有心拖延着。
说到底,她的病,一半是风寒内郁,一半却是嫉火攻心,一半是浪子引发的不可理喻的野蛮的热情,一半是远离渣男及时止损的残存理智。
到底是回去做一个新的人,新的生命?还是留下来抓住那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爱?
这正和邪,这去和留,这舍和得……
让人太两难!生病就有了藉口——不用着急做选择。
薇龙在深秋初冬越来越冷的天气里,一颗心在两个极端里面煎熬,人,床上滚来滚去,心里像油煎似的。
最后,她终于打定主义,慷慨赴死,自投渣男的网……病便好了。
但她的天却从此完全黑了:
整个的世界像一张灰色的圣诞卡片,什么都是影影绰绰的了。

3
所以病,要“病出美好”,必得有爱的人陪着。
她(他)为你熬了热姜汤,姜的辛热,被红糖的温和抚平,一饮而尽,从咽喉到胃脘的熨贴。
蒙上厚被,最好是旧时棉被子,有沉甸甸的份量感。轻佻的蚕丝被,总让人感觉轻飘飘的,少一点踏实。
想睡就睡。
不想睡,就打开手机,找出收藏已久却一直没功夫看的电影,摞着厚厚的大靠垫,懒懒的歪着,打开一包零食,垃圾食品才最过瘾。
节制的对面,总是放纵——这放纵,也因为病,而同样心安理起来。
蒙头黑甜睡一觉,被唤起来——吃病号饭。最好吃的病号饭,是妈妈煮的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热锅里煸西红柿,一直煸成酸浓汤,埋一个荷包蛋,微带一点溏心。热气腾腾伴着妈妈一迭声的催促:起来吃饭!
经年之后,千里之外,妈妈的软语犹在耳边:不吃东西怎么能好啊!
小时候关于病的回忆,就剩下两样:打针哭;爸妈承诺的打完针就给糖,给好吃的。打针时绝望的哭;打完针后幸福的安慰奖——各种好吃的。
像大瓣的黄桃罐头;浓浓的蜂蜜用温水调化,香鼻子的甜;像皮蛋瘦肉粥,舌苔厚的时候,咸粥最对胃口;
国人偏爱着病美人,西子捧心,黛玉颦眉,都是人间美景,可是指望这一躯多愁多病身,换不来那倾城之恋。
葛薇龙到底没留住不爱她的乔琪,病树前头万木春,世间最怕心有余而力不从。
小病偷闲,微恙养神,还求四肢康健。
便如喜宝所说:
我要有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就要很多很多的钱,再没有的话,有健康也是好的。
大口喝汤,大碗吃面,吃完汗透了出来,脑子里一下清醒起来,病气晦气去了大半。
明天,整装重发。
鸿雪诗词总顾问 蔡世平
总编 徐吉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