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王苏兰Ⅱ 你不知道
王苏兰Ⅱ 你不知道
精华
热点
20-11-19 05:15
19900
阅读
关注
题记
医疗界名言录里有一句“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其实还该补一句,“百搭杂家急诊科”。医务科是能够纵览医院各科室概况的地方,当然知道此言非虚。
“急诊科本来就是全科。”李文杰是主任,提起急诊科也总是一副一言难尽五味杂陈的样子,多年的急诊生涯已经消弭了当初的不甘与沮丧,微笑里只留下一丝无奈:“不易出成绩,却容易惹祸。——当然了,救人的成就感也多啊。”
众所周知,急诊科人不开颅不开胸不开腹,不介入也不整形,他们必须涉猎广泛,却很难站在学术领域的巅峰,大区域的扎实功底,确实难以匹敌小范围的高精尖,这应该是大家公认的。但急诊科肯定是各种救命,救各种命,也常抱了回天无力时的遗憾,云里泥里的心理落差不是哪个科室都能感受到的。
急诊科就在楼下西口,李文杰带着他的八个年轻人,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咽下了多少诘难和委屈,我们没少耳闻目睹。当然,他们收到了多少锦旗和感谢信,我们也心知肚明。
掏粪与催吐
那天是李文杰值班,来了个病人,说是吃了几个石榴没有吐籽,第二天便开始腹痛便秘,辗转了卫生室卫生院和县城其他医院,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说回家让家人慢慢掏吧。一天多水米未进,越来越严重的腹痛,肛门周围严重的肿胀下坠,让病人痛不欲生,来中医院就诊时他的期望值也高到了极点。
严重便秘在急诊科也算是常见病症,但检查时李文杰主任还是吃了一惊:石榴籽的碎粒在肛门内口已经结成了球,指尖的感觉如同被水泥搅拌过的粗沙,凝固般的坚硬,指头根本无法抠下来。他甚至担心这极度的扩张和压迫,会不会让肛门的组织坏死。
怎么办?李文杰和护士长张瑞霞轮番尝试,用尽办法也徒劳无功。粪球坚硬,将直肠壁撑得菲薄,灌肠的导管也无法进入,没有尖利的东西辅助,怕是神仙也摊手。两人一个安慰别人,一个去取东西,扩张器、压舌板、手术小拉钩、巾钳交替使用,分几次才彻底将粪球清理干净。腰酸臂疼,手指僵直,再加上污秽的持续熏染,起身时李文杰站立不稳。
有人把照片发到群里,同事们纷纷点赞,李文杰有点奇怪:掏粪这事,你们谁没做过?工作而已。
是的,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了。瑞霞笑起来:中毒病人催吐时的呕吐物,能从上到下喷满全身,甚至装满衣兜;失禁病人的大小便,冷不防会溅满衣裤鞋子;外伤病人的血溅在头脸口罩,那感觉,比这个也不强吧?——这与治病救人无关!
不放弃
那天上午,本来一下子收了七个病人,急诊科每个人都在有序地忙碌着。门外一片嘈杂,伴着惊恐绝望的呼救声,一群人送进来一个已然气息全无的中年男子。随行的家属说,病人不舒服,还没到医院已经呼吸停止、瞳孔散大了,“救救他!救救他!”
抢救猝死是急诊科每个人拿手的硬功夫,片刻之间,他们各司其职,果断、冷静地上齐了各种抢救手段:心肺复苏、360J电除颤、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的胸外按压相当耗费体力,一个人累了立即换一个人,希望再微缈,也不是放弃的理由,何况奇迹频频光临急诊科呢。
终于,病人有了心跳,接着有了微弱的呼吸,但仍然处于深昏迷状态。院领导带着心内科、脑病科专家赶来会诊,大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救治方案,但心跳停止的时间毕竟太长,成为植物人的几率非常高,大家都不敢太乐观。
七个小时后,病人才对刺激有了反应,昏迷程度变浅。谁也想不到,大难不死的他,后来会恢复到完全正常状态。河科大一附院急诊科的张主任也觉得意外:治疗效果比我想象中好得多!早期的抢救最是关键。
心 结
医院每一年都会有急救技能培训,李文杰作为这方面的师资自然场场不落,他挑选的授课内容,必定有“气管异物处理”。
一滴水、一颗豆子、一片菜叶都可能让人呛梗而死,急诊科每一年都有这种悲剧上演。在李文杰看来,这样的悲剧,几乎百分之八十都能避免,只要现场有人,只要处理得当。
他每次都会讲一个故事,说他初做医生时,在乡下,一个孩子的死成了他一生的心结。年轻的母亲在地里劳作,幼小的孩子在地头玩耍,一颗青枣是孩子的玩物,好奇的孩子把青枣塞进嘴里,片刻间唇脸发青呼吸不得。母亲发觉孩子的异常,明白发生了什么,却手足无措,等送到医生跟前,孩子已经再也无法醒来……
花儿一般的孩子在面前死去,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痛不欲生,这景象成了李文杰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了他心中无法释怀的结。每一年的培训,讲起这故事,他还是眼眶湿润喉头哽咽。
“海姆立克法”,握拳,勒上腹,冲击,多么简单多么有效的一个动作啊,救人就在几秒几分之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没有比这个更简单轻省的救人手法了,为什么不能普及到每个人呢?在医院、学校、社区、单位,巡回宣教的公益课里,这成了李文杰必讲的一节。
梦想会生长
“我有一个梦想”,这句马丁.路德金曾经说给全世界的话,当初从李文杰嘴里说出来,是缺乏几分激情和豪迈的,但他那镜片后的眼睛中闪着一种光芒,明明白白写满了向往和坚定。
告别了过去局狭的旧医院,新科室里工作的这一年半时间,他是满足的,但整体上升的业务,照样让他们的人员、病房都显得捉襟见肘。灵敏、世峰、玉乐、婉婉、兴隆、朋成、塞塞、莉莉……一个个在他眼前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都已能独当一面了,平日里对他们要求甚严,但背地里的欣慰和欣赏他从不掩饰,大约也患着科主任们的通病吧。
工作环境的改变翻天覆地,人才梯队也已铸成,梦想仿佛更近了,李文杰却从来不说“梦想成真”,他的梦想会生长。至于那梦想是何模样、何时落地开花,他没有说,我们只看到他镜片后的那光芒。
作家简介:
王苏兰
,
网名兰兮,医生。文字散见于《牡丹》《洛阳杂文年选》《中国民族报》《北海日报》《洛阳日报》《洛阳商报》等报刊杂志及文学平台。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169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