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艺*【伏曦聊斋】之[关于人和心]
作者/亢乃坚
《人 说》
佛经有言:两足尊。两足者,人也;尊者,高尚、上人也。是故,两足尊乃高尚之人也。
又,造字始祖昌吉老先生造字,人字亦属象形,两足直立者,人也。
人之高尚,乃无量劫以来,种性缘现。生生世世,不损阴德而为前路筑基、积累资粮、慈悲善导者可谓上人。
人之平庸,碌碌无为,虽有祖德余荫者,亦不可增其上缘。若不自觉,修为无道,则日见其衰,终于百年堕于一维空,或蛆或虫。
为人一世,乃生命线上一标段而已,无常如影随形。生于六道,因业而成体相,因缘而异维空——人仙阿修罗,畜生饿鬼道,乃至地狱,侍时而待。此乃生命之轮兑,历尽浩劫,逢缘了业。时维千百度,难得世人身;不信因果律,终堕地狱门。
然于人道,不仁者不立,不义者不群。唯以德威善导而行大道者,是为上人。余者不觉而蒙遮自性,生而不知来处,终而不知去向,枉为人之身也。
又,际逢人身,是人是心,真假者于乎心也。真者,感应道交,时空里融合;假者,劫缘递偿,理事中违逆。是故,心若无尘,则身轻如莲,何惧因果轮回之苦报;人若无别,则心怀坦荡,何惧是非恩怨之劳役。真则应人以诚朴,假则酬心以奸伪。
是故,为人一世,心盲者,不觉六道之尘劳;眼盲者,不见七彩之纷呈。法盲者,不惧因果之轮兑;盲从者,不合禅机之酬应。又,知尘不惧心,知性不染尘;知识不离道,知道不悖伦。知耻不邪祟,知礼不慢嗔;知过不避责,知足不怨人。
文录于此,忽闻周遭,梵呗天籁,且有文殊菩萨显境示言:一世缘逢,二笔成人,三心不住,四谛法门,五恶十逆,六度圆真,七德庄严,八功绝尘。是时,吾如甘霖泽被,顿觉本心:人乃两笔成相。
即诵偈语:一笔修今世,一笔报来生;一笔参天地,一笔鉴阳冥。一笔觉有道,一笔断无明;一笔成慧命,一笔照心灵。一笔伏本心,一笔显三清;一笔持五戒,一笔俸三经。一笔见仁慈,一笔解知行;一笔和为贵,一笔尽孝忠。一笔参空性,一笔守常恒;一笔观自在,一笔听禅风。
《心 说》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得,心之何用?然,三途六道之相变,皆由心之使然。倘若脱离三途六道之轮兑,非止心猿意马而不归佛之境也。是故,心乃性相之本源,性根显相,相由心生。
心之灵动,应天酬地,植因尝果,且于心仪瞬间,逾越千生万世,在无量劫中起伏迭宕,可谓惊涛骇浪。即诵偈语:一池荷莲一心禅,一抔净土一心安;一句佛号一心念,一炷真香一心圆。
心之劫缘,可善恶互位,亦可天堂地狱。恩恩怨怨于法度中递偿;情仇是非于轮兑中消长。是故,弹指之顷,授受迥异。即诵偈语:一束慧光一心灵,一业缘起一心应;一尘不染一心境,一路向西一心行。
心之态势,量变质变,依业随缘。彼此频率不相应者,魔现于当下,惯常怨怼,事相纠结,烦扰周遭。反之,则圆融于三千大千世界,梵呗天籁,瑶池听香,花开见佛,禅悦彼此。即诵偈语:心动一念穿时空,心田一方守常恒;心香一炷烦恼尽,心灯一盏照无明。
心源万法,法法应缘;善恶觉迷,若尘若禅。寸心得度,丈室齐天;玄黄宇宙,股掌之间。心劳尘染,苦海无边;灵通禅境,法界超然。悟者心灯破诸暗,一念游梵天;迷者心尘遮自性,三世因果缘。善巧方便解心魇,五蕴空心观;应变随喜酬心境,六度七德圆。即诵偈语:逢机应酬一心禅,华实并俱一心莲;慧灯灵感一心寂,净土圆融一心田。西方确指一心法,认理归真一心缘;梵天境显一心念,瑶池同浴一心观。
是故,解人之困,济世之危,道义是心;血脉相牵,感同身受,亲缘是心。欲立久远,则善喜禅悦;欲察前路,则扪心自问。逢机不应,临危不施,必有殃灾眷顾;遇缘不喜,见难不济,便无情义可言。如是心、如是境也。
若有缘,鬼喜,转恶缘为善护,人可役鬼;若无缘,人恐经咒,心性耗损,心态异变,为鬼所役。而不论是人是鬼是神仙,心生欢喜,则其乐相融。反之,则必然心怀惶惑,自扰其烦,生于边地祸乱,死于无明妄执。 若有缘,鬼喜,转恶缘为善护,人可役鬼;若无缘,人恐经咒,心性耗损,心态异变,为鬼所役。而不论是人是鬼是神仙,心生欢喜,则其乐相融。反之,则必然心怀惶惑,自扰其烦,生于边地祸乱,死于无明妄执。
是故,唯心品鉴,人间佛教理同心,宇宙人生禅应心;一念转境唯识心,六道轮回尘劳心。缘来缘去空有心,参透悟透本无心;吉善合德平常心,福慧双修菩提心。
此文是药,专治狭隘之心,倘若不屑其灵,邪祟侵之,疾疫扰之,心何安之!

【诗人简介】 伏曦斋主,曾用名:亢国顺,蒙古族人。 [世界文学艺术界】特邀作家。 作家前线签约作家。 笔名:伏燨、伏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得到星云大师力荐,在台湾和香港多家报刊开辟有专栏。著有诗集、散文诗集。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法学会法学专家。做人主张:德不配位,不与为谋。 作文主张:诗言有志,唯心品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