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原创】女队长:石善英
作者:莫善贤
诵读:阳光晓溪

石善英是远近闻名的女强人。她的爱人叫伍政先,她俩的家庭成分都是贫农,而且都是”土改”老根子。夫妇俩都是生产队的干部。石善英是妇女队长,伍政先是生产队委员,都是共产党员,是政治上可靠的农村干部。
我们插队到木赖生产队的时候,他们的年龄大约也是30岁左右,比我们的年龄要大10多岁。很显然,他们的形象年龄要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要大得多。因为相对知识青年来说,他们显得特别的成熟,能够挑起生产队的大梁,家庭的大梁。
善英是一个女人,但不像一个女人,她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干针线活却是一般般。她的性格像一个地地道道的男子汉。她雷厉风行,敢作敢为,并且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她不讲享受,头脑里面想的都是劳动、劳动。除了劳动,她几乎一无所有。

石队长对我们知青是十分爱护与关心的。她不让“多嘴”的妇女说知青的“坏话”。对知青的缺点与不足总是兜着掖着。我们刚到生产队时,知青没有自己的住房,她把自己干打垒的一间新房腾出来给知青的男同胞住。平时,知青缺少蔬菜,她总会主动“提供”。
石善英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妇女生产队长,她团结妇女,领导妇女从事生产劳动。甚至也领导男社员从事生产劳动。生产队的重活,脏活她都身先士卒,勇敢的干在前,没有半点退却,没有半点偷奸取巧。当时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大家都愿意以她为标杆,为榜样。看她,没错。她一身正气,的确令人心服口服。
生产队在贾家段有一块烂泮田,这块田只能用来种糯谷。在春天,整个田块像一个浮动的小岛。人根本就下不了田。只有到了五月以后,田水才会稍微浅一些,才可以勉强的到田里干活。起码要下这块田干几次活。头一次是“耙田”,所谓“耙田”也就是用刮子把田挖一下,除去杂草,把田平整好。第二次是插秧,这块田只能种糯谷,秧苗的间距在一尺五到二尺。

大多数社员都不愿意到这块烂泮田去劳动,有的社员还故意“扯由头”请假。社员们形容这些人叫“张士贵”,意思是“耍滑头”。下这块田去劳动,全身都会弄脏。石善英有句口头禅:当农民,还怕搞泥巴,哪有这个道理。每次到这块田干活,总是少不了石善英。
她在很脏的田里摸爬滚打,总是笑呵呵的,引导大家把难干的农活当作快乐的事情去干好。在生产队,石善英撑起了半边天;在家里面,她撑起了家的大半边天。家里面要种自留地,要养猪,要打柴,所有的重活累活基本上都是她干的。她甚至会点火把,到山上去开垦荒地,种辣椒,种杂粮。在生产队劳动时候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中间休息。当地的农民叫作“歇奈”,就是稍微休息一会儿的意思。有时也叫“吃烟”,意思是男社员的休息时间。这个稍微休息的时间,男人们基本上是坐着抽烟的,而女人,特别是像石善英这样的女人,总是要爬到山上去找柴火或者找猪菜。因为木赖的田是山田,田离山上只一步之遥。翻过田埂就是山,就可以找到喂猪的野菜或者柴火了。
石善英对穿着是很不讲究的,可以用一句话形容,穿着一般,劳动出工时经常是衣衫滥缕,衣服补丁摞补丁,有时甚至到了“衣不遮体”的地步。但是,她从来没有半点的愁容,没有与人比富贵,比穿着的意思。
她像男人一样也喜欢喝酒,平时,到大将公社赶圩,或者到融安县城赶圩,她都要买一、二斤米酒回来,喝上几杯,这已经成为她的习惯。粗犷、豪爽,不拘小节是她的特点。
石善英有一个老父亲,跟她一起生活。她的丈夫伍政先,不知道是不是上门女婿,反正合乎上门女婿的特征。在家里,是石善英说了算。按能力,伍政先赶不上石善英。石善英的脾气比较急,伍政先则是一个慢性子,她俩性格正好互补。
他们夫妇俩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日子过得还是其乐融融的。我们知青“回城”之后,有消息说,因为家庭的一点小矛盾,石善英服毒自杀未遂,最后落得双目失明。听到这个消息,令人唏嘘不已。一个女强人,就为不应该较劲的“一口气”,落得终生残疾,也算是一个“悲剧”,是不是中了“英雄气短”的邪啊!真是命运难料。
再后来,听说石善英死了,大家都很惋惜!

【作者简介】莫善贤,微信名:清风明月,属虎。广西融安人。现居广州。
曾受聘任为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兼职研究员;大粤网专家智库专家;广东省未来预测研究会高级顾问。
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诗歌在海内外文学刊物均有发表。出版《阅读名片》、《七蒂莲花》等七本诗集。诗观:生活里有诗,诗在生活里。
著作:传记《不经意的拐点》(上下册)、(70余万字),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手机写作。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履历和心路历程。从一个知识青年,成长为高级经济师,诗人、作家、书法家的过程。书中《知青生活》生动的讲述了作者在木赖当知青的经历和乡土文化。以及作者通过学习在认知明理方面的提高;与书法、绘画、诗歌、等方面艺术家交往的故事。《知青生活》篇章在《晓犁文化传媒》文学平台、今日头条、都市头条连载刊登。
书法作品在武汉抗疫期间,由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组织拍卖义捐,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其他作品曾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

【朗诵简介】阳光晓溪,毕业于浙传播音专业,《江南诗画艺术院》副院长、《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文学平台朗诵主播,用文字来记录人生岁月,用声音传递生活的精彩......

《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世外桃源美文美声》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