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至县大渡口安全村厕所改造的故事,生动阐释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人生最大的幸运,不是捡钱,也不是中奖,而是跟对方向。
其实,限制人们发展的,往往不是智商和学历,而是你所处的环境。所谓的贵人,并不是直接给你带来利益的人,而是开拓你的眼界,给你正能量的人。
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不是神仙,也不是所谓的英雄豪杰,而是观念。观念与时俱进,农村突飞猛进。
旱厕换新颜 村民笑开颜
——东至大渡口镇安全村农村改厕工作小记
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镇 汪世凯
“小厕所,大民生”,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健康生活水平。2017年以来,大渡口镇安全村将农村厕所改造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将农村改厕与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普及率。当前,全村2020年度200户农村改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厕所改了、环境好了,娃娃们每次在我们这里都耍得不想走哟。”日前,说起农村改厕,大渡口镇安全村胜利组村民方基和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你看,俺们现在上厕所不用跑老远了。改厕时政府出资补贴给我们,我们把废旧的砖瓦利用起来搭建厕屋,基本上花不了自己啥钱,改厕后自己受益了,这得感谢政府!”村民王超英一边介绍自家的水冲式厕所,一边高兴地说,改厕后产生的粪水还可以用来当作有机肥料,实现了废物循环再利用。
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烘烘,这是过去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由于旱厕没有冲水设施、下水道以及分解处理粪便的设备,夏天一到就臭气熏天,蚊子苍蝇到处飞,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村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和王超英一样,安全村自2017年实施改厕工作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告别了臭气熏天的旱厕。一些村民提起厕改会竖起大拇指说,“改厕使用的三格式化粪设备都是政府免费发放,政府还安排专业施工队上门安装水电、管道施工,自家只要利用闲置不用的旧材料,就能改一个像样的厕所,这是政府出资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呀!”
“小厕所有大民生,农村改厕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对此,一开始,我们就把它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渡口镇安全村负责人告诉笔者,自2017年下半年,该村正式启动农村改厕工作,三年累计完成改厕任务150余户,占比达到全村总户数的1/4,2020年200户改厕工作正在有序施工当中。
然而,纵观安全村改厕成绩姣好,道路却非一帆风顺。
一方小小的厕所容易改造,但人们的传统观念却不易改变。
“用了几十年的老式厕所了,现在给我说要改厕,改了不习惯怎么办?再说,一个厕所改得出个什么花样嘛,坚决不改!”2018年,该村胜利组村民方基华听说厕所要“革命”,修建三格式化粪池,厕所还要安装蹲便器、冲水设备等,快80岁的方大爷很不理解,甚至带有抵触情绪。
对此,村两委干部不厌其烦上门,给方基华讲解改厕的补贴政策和改造后的好处,并带他实地参观其他村民改后的厕所,几番挣扎后,方大爷动了心……
2019月,方基华家的厕所改造完成。厕所有墙有顶、通风良好;厕所内安装了马桶、铺设了亮色瓷片、有冲水设备,无臭味。现在,每每谈起自家的厕所,方基华总会乐呵呵地说:“厕所还是改了舒服哟!”
在安全村,有很多和方基华一样的村民,因为传统观念,不愿改厕,又因为该村各项改厕工作做得到位,愿意改厕。如今,昔日的露天粪坑已大变模样,三格式化粪池随处可见;走进村民家中,干净整洁的厕所映入眼帘。从蚊虫孳生、臭味刺鼻的老式旱厕,到洁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村民居住质量明显提高,改厕可谓改出了农村的好风景,受到了越来越多村民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