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老司岩
随笔作者/向远茂/图片引用
我在红石林工作的那段日子去过几次老司岩,这是一个居住在酉水岸边的村落。一路走去要经过泽禾溪、裤裆泽、马达坪,尤其是需要途经那个公园——— 红石林!现在已成为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此处的石头是淡红色或粉红色的,因此而得名叫红石林。
沿一条乡间小路时而盘旋时而往下行走,过了红石林公园不久就下到老司岩村。这是一个不大的村子,一条小路从半山而下,路两边有一片民居零星散落在那里,中有一块平地,建有些新民房,当然也有一些保留完好的老宅。我有一个同事黄兴明家就住在那里,我曾经在他家住过,他向我介绍了这个村子的历史与变迁,并带我看了那些旧址。我们同事关系还行,后来我调回了故乡,不久便开始了我人生的辗转之旅,直到沅水江畔!多年后他出差来到泸溪县城,与龙渊一同到看望过我,我以“喝酒”与“洗脚”的方式真诚地招待了他俩,以尽同事加兄弟之情谊,再后来听说他研读佛经去了。
老司岩,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民居群落。东、北、西三面环绕酉水,自古以来就是西至巴蜀的重要水码头,北通湖湘的必经之地,且是八百年湘西土司王朝的军事前哨,曾经有过一段时期的繁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渐衰落,成为孤寂、落寞的小村庄。现仍遗存有古街道、古井、店铺、四合院以及清咸丰年间修建的伏波宫、石碑,其建筑中的石雕、窗棂、门楣,图案精美,工艺精湛。明朝时期,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各方商贾云集此地,逐渐兴旺。清朝中期,老司岩俊彦辈出,尤以富甲酉水河的黄儒臣为代表,物业延伸到四川、贵州、湖北等省,被乾隆帝赐为“封君大人” 其家财巨殷且广施善举而深得乡邻敬重,人称“儒臣公公”,后因连遭三场“天火”,家道逐渐衰落。在老司岩民居中,有两栋被称为“紫荆屋”的民居老宅,均为木质结构,大门前上方有一道“二梁”。一栋老屋是个四合院,古风古貌韵味很浓,柱石精雕细琢,窗花精美且各不相同,房基、台阶、天井均用青红条石铺成!在“二梁”上撰写有“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八个字,也雕刻着精致的图案,虽历经风雨,仍清晰可辨。当地老人说,另一栋五柱八的“紫荆屋”是乾隆时期富甲一方的黄儒臣所建,房屋“二梁”上画的是太极图,图两侧用正楷字书写有“焕然维新,美奂其室”的对联。老司岩民居于二〇〇二年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老司岩村往下行走,有一条路直达酉水岸边。记得:我曾经在那里洗过澡,正是涨洪水的季节,那酉水浑黄的就像一河黄汤,水流中速。我大着胆子游到对岸再往回游,距离不下百米,我也就是游一游不敢“倒栽葱”。上岸后,黄兴民告诉我这酉水很深的,属于那山涧之水,看那山势陡峭,下面必是深谷,你这是很冒险的,今后你得小心!听他这番话语我感到了他做人的真诚。老司岩与列夕隔水相望,这边捣衣那边听响,两边都有渡口,有朋友的往来,有姻亲的探访,是古丈与永顺两县之间和谐相邻的村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