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休妻三不准》
离婚,古已有之,但内涵不同。当今的离婚率日渐高涨,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当今的中国,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有提出离婚的权利。在古代叫休妻,这是男方单方面的权利,封建社会女方地位低下是没有权利提出离婚的,所以才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话。
但这并不是说男人可以随心所欲。自周公制订周礼以降,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规定三种情况下是严禁休妻的。
一、“有所取,无所归,不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妻子的娘家或者遭受到什么灾难等原因了等等,现在她的娘家已经不存在了,这个时候你把这个女人赶出你的家门,实际上就等于让她游荡街头,她双怎么能够活下去呢?所以,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休妻的。
二、“与更三年丧,不休。”这又是怎么个讲法呢?也就是说这个女人已经为你的父母守孝三年,她已经完全成为你这个家庭当中的一员了,这个时候你是绝对不可以把她赶出去的。如果你这样做了,首先是对自己的父母不孝,也会被视为不义。
三、“先贫贱后富贵,不休。”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如果原来是贫贱夫妻,那么现在当你已经飞黄腾达之后,你是一定不可以把这个女人从你的家庭里面赶走的。所谓“糟糠之妻不可欺”,你这样做岂不是忘恩负义吗?这条规定大概就是在今天,也算是最得人心的了。
这个“三不休”大概也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你是一个读书人、做官的人,这应当是你人生所恪守的道德底线了。由此看来,这“三不休”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良俗,而且已成为大家都要信守的道德信条。正因为如此,一旦违背了这样一个信条,违背了这样一个社会良俗的话,就一定会受到大家的一致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