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
“喂,有空过来聊聊吗?”这个月1日,老杨来电,颇不寻常。
这得从几年前说起,时间回到2017年,那年清明时节,我把24小时书店承办的第一个读书会,放在了海棠音乐吧。
认识海棠音乐吧,是因为当时该吧主杨江勇(我们叫他老杨,其实当时还是二十七八的单身狗)的募捐信息。当时,老杨在微信公众号募捐旧书籍,所得书籍放在书吧免费给读者阅读。

我随即把一些书籍赠送给他在音乐吧摆放。之后我们畅谈到深夜,关于文学,音乐以及老家云南和本地花都。
老杨于2016年来到花都开音乐吧,但骨子里是个爱书之人。所以,他特别在音乐吧的二楼阁楼设置书架,开辟阅读空间。而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家伙不得了,居然还在经营这个音乐吧的同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 即使最近,他邀我到新店畅谈,他依然没有改变夜晚酒吧,日间文学的生态。
他在自己的文章曾写:“
他会在沟箐边读书,用溪水在岩石上写诗词,凝视水迹的消失;会摘一朵野雏菊,嚼一片酸浆叶,肆意奔跑在田埂上;会挥舞柴刀,在大山里对着松林呐喊,而后沉醉于山谷的回响涟漪;再将背上一装满篮柴火,眺望着炊烟升起,沿着山路崎岖,一边擦汗,一边耸耸肩膀,一边走向家的方向,不论风雨,不论昼夜,从不迷路。”
所以,我非常喜欢个性十足的他。

我更欣赏用心做事的老杨。
开音乐吧,全自己装修。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竟然跑到花都各个村庄收集一堆老物件。因为他认为“广州近年来城市扩张速度加快,也加剧了许多古老村庄的消失。许多破旧的古老的村屋也很难幸免于难,那些古老的物件要么拆了,扔了或是烧了。“于是他整日奔波于花都周围的村落,石岗,长岗,罗仙,炭步,狮岭,江高,赤坭........见到老旧的屋子,就用他那不标准的广东话问询,是否有些古旧的门窗可以售卖。



老杨有自己的音乐梦和读书梦,开店以来,所有背景气氛音乐、书籍、酒品以及摆设都经过他自己的精挑细算。夸张一点说,甚至店里的空气,都经过他筛选。
他坚持在店里举办小型音乐会,很快凝聚了不少音乐人,并出了原创音乐CD。
他坚持在公众号上推荐好书,并发不少独家故事好文章,吸引了不少读者。
而他开朗大方的性格,更是让他在店里结交了众多好友。
他是喜欢这个店的。
业余,他也逐渐走遍花都,感受花都的风土人情和乡间美食,我也曾带他去走访过狮岭,慢慢,地,他也喜欢上这个城市。

(2017年十月海棠出了自己的原创CD)
但不曾想,这个老杨,老家在云南大理金沙江畔一个小镇,小时家道艰贫,也常有吃不饱饭,没衣服鞋子穿,甚至几次差点辍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自小就发愤图强,力求上进,也成为他家三代唯一读到高中的人。然而,他却在高中时感染了喝酒,抽烟,赌博,打架,恋爱,迷惘和愤怒.....并选择了辍学外出打工。
那年,他18岁。
他清晰地记得“二零零八年四月九号。第一份工作,酒吧服务员,三百月薪,开始了闯荡生涯,而后一路摸打滚爬努力向上爬。”
而后,他从云南开始游荡,陕西,湖南,广东,澳门,香港,海南,北京,最后不经意间来到了花都,并留了下来,开了这个海棠音乐吧。
这几年,我们都发生了很多事。海棠音乐吧在花都是很独特的存在,即使他一度要转让,几经关闭又重开,但老杨始终用自己的哲学经营,一个人在守,一个人去把街头卖唱的肥仔(何先生)拉到音乐吧驻场。
期间他的好帮手阿达和KK,都给我很好的印象。另外老杨从云南特别引进到花都的“风花雪月”和普洱茶,最让我销魂。而不时和三五知己坐在期间聆听音乐,又别有一番忘我的韵味——是的,即使有时一些客人带点兴奋聊天和喝酒,但我总能在其中获得安静。当然,最难忘的,还是三年多前那一场读书会。这场读书会,让我们觉得,音乐吧,应该有这个moment。只可惜,那一天,老杨回云南办事了。

读书会回顾(点击可看)


更可惜的是,这几年间,我们再没有在音乐吧办第二场读书会。不想,受疫情影响,在田美路开了几年的海棠音乐吧在今年5月不得不歇业。那时候我想,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商业又是那么无情。
阿达
(插播:有一次我带小自由到海棠,她对上图阿达旁边的非洲鼓非常感兴趣,老杨当即说回头我送一个给你。过了不久,他真的送了一个非洲鼓给小自由,让她喜欢得不得了,天天拍打。这点看出,老杨有爱,又是非常喜欢音乐的)
令我惊喜的是,离开田美路没两个月,老杨在初夏就把海棠音乐吧搬到云峰大酒店重新开业,我们约好择日在那里办一个读书之夜活动。又可惜,相约的话音未落到花都湖,位于云峰大酒店的新店就在仲夏歇业了。歇业后,老杨多次到书店,但都未谈及海棠音乐吧的未来,只谈论他创作的小说。

(图左至右为老杨和安娜以及笔者)
这几年,还好的是,单身狗老杨已入了围城,娶的还是西域美女。一个人在守,变成了一对CP在守。特别是,正当海棠音乐吧的微信群的朋友们感叹老杨艰辛之时,最近老杨又用更艰辛的付出,在迎宾大道又把海棠音乐吧开了起来。为此,感慨的他写了一篇 “为什么我会重开海棠?”(点击可阅)
老杨在文中说“我亦日日夜夜在海棠,聊着,听着,坐着,看着,海棠带给我无数的美好,也带给了很多人美好。”“城市是冷漠的,你的生死它都冷眼相看
城市亦是包容的,你的悲喜它都慷慨容纳。”
这些话和文中的往事细节都击中了我的心。
更令我惊喜的是,老杨又开始发帖募捐书籍了。像2016年那时候一样,真诚,继续建设小酒馆里的公益书吧。
“音乐,艺术,书籍和美酒,一直都是海棠的内核,现新店内已新增书架,已有些许中外藏书,要是朋友们有什么不需要的闲置书籍(无论中外),欢迎捐赠,谢谢!以书换酒如何?一本书,一次风花雪月。地址:花都区新华街道迎宾大道101-14号(桂花路与迎宾大道交界)电话:13769038010 杨”

于是,当老杨前些天打通我电话的时候,我当即赴约。
我和他又像几年前的夜晚一样,谈着这个海棠音乐吧的文化元素——书,以及相关的读书活动。我和他也拍板,建设几年前就说好的书店驿站,爱心书屋。我想,即使这个疫情依然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生意,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2020色彩斑斓。

海棠音乐吧的名字,来明朝自唐伯虎的《海棠美人图 》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也来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老杨当年“一片春心付海棠”,如今坚持下来,可谓海棠依旧,这正是一种初心不改的人生态度。

我不知道老杨还会在花都呆多久,但是,他已经把六年的青春都给了这座小城,六年前他的满头黑发已经掉得稀稀疏疏,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老杨在2018年曾写下“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把花都当做一个温暖的地方。不因这炎热而飘忽的天气,而因心也暂时安放。
花都呈现于我的是无尽的慷慨,是我这么多年所停留的城市里最包容与友善的。良好的治安,不眠的夜市粥食,不断的求上的发展之势;这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小城,这里的人永远都刻意的保持着与广州的距离,就是独立的特有的,就叫花都;从未听过任何人称自己为广州人,都戏谑着以花都人喳自居。
很多人总好奇我为什么留在花都?说云南山清水秀,蓝天白云,无数人心神向往,而我却留在了花都”

(虽然那么喜爱花都,但老杨对老家的眷恋,无时无刻,甚至把距离刻在店里的木板上)
哦,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老杨从街边“抢”回来的吉他手何协放。
我对有音乐梦想的何和对他的身材一样尊敬,但他后来消失了,不知道是不是回了老家深圳。 这次老杨在迎宾大道重新开海棠,竟然又请回了这尊大神。
鲜有人知的是,几年前我写了一首《迎宾大道》,没有报酬硬塞给了何协放帮我谱曲并演唱,当时他竟然也毫不介意,并除了这首歌曲。
不曾想,老杨的海棠音乐吧如今鬼使神差地搬到迎宾大道。

yes,the fat boy is XIE FANG HE 他一出道就原创的《医者自医》不错哦
虽然花都不是成都,赵雷的一首《成都》就把这座城市的小酒馆唱的美轮美奂。
但是我依然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创作系列的迎宾大道歌词,让何协放驻唱必唱这首迎宾大道,希望他把这首《迎宾大道》唱红。当然,其他音乐人参与更可能实现。
我也希望,海棠音乐吧会红起来,因为他有好故事,有好音乐,有好朋友,有好酒,有好茶,有好书,有你,有我,有情,有义。

当你在花都的街头走一走,经过这个海棠音乐吧,值得你进去,坐一坐。
也许那天,老杨在,何协放在,我也在,我们正唱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很晚了,我正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老杨特意告诉我,新海棠,有了钢琴,免费提供给顾客使用。
这不就是真诚吗?
音乐和书籍,我将免费为大家提供,也欢迎大家参与。
一起,让美好发生。

这是老杨的公众号自我简介:
我是杨江勇,云南大理人。
I am Yang JiangYong, I grew up in Dali, YunNan Province.
偶然路过花都这座小城,开了一间叫《海棠》的小酒馆和书吧。每月我还会写四个故事,《邂逅:故事》系列是那些出现在我身边的人和事,也会有我自己的经历。用自己仅有的一两文字,去细心书写。
Several years ago i was passing by the Huadu by chance , then i stayed and opened this free bookshop ,art space and lounge bar called "Haitang". I also write four articles a month, and real stories about people i met,.
所有遇见,皆为美好。
All encounters are beautiful.
哪天你会出现在我的故事里?
When will you be in my story?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101-14号(聚喜来酒店对面,迎宾大道和桂花路交接处)
电话:13769038010 杨
理想者的星辰大海!
末了,很久没写这么多文字,都不知道当下超过200字就有阅读障碍的抖音一族,有几个人会坚持看到最后。
是的,2020年还剩下40多天,写了那么多,都快晚上两点了,图啥?
就是因为老杨的故事值得宣扬,他这几年经历了多少悲伤、艰辛、不幸以及无奈,但每一次,他都挺过来了,而且坚持下去了。特别是今年疫情,许多人都陷入了困境,但是我相信,看了老杨的故事,总有一些细节能够互相鼓励,彼此温暖。
我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南国书香节的读书分享活动时就提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这个一百多万人口的花都区里,一个如此自强不息的老杨,一个来自云南大理的上进青年,有梦想有行动有态度有艺术追求的青年,也是那一朵有力量的云,更是一本有深度的书,我推荐,值得一读。
而老杨的背景,正是这个快速发展不断强大的城市乃至国家。
我相信,老杨,和他的海棠音乐吧,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