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事
The things in the story
Life is always made up ofAll kinds of stories put togetherI have been drifting, always on the roadThe beauty of life is its unpredictabilityThe people and things around me
All encouters are beautiful几日前,从网上买的冰箱到货了。众所周知,大件的商品都是需要发物流的,也都需要里里外外的严实包裹,外边一个大的纸箱,里边泡沫加木架子。
(纸箱)
签收后,我便开始拆包装,便将拆下的木架和纸箱放在店门口的树下,为了三件事。第一,留着包装,万一机子有问题,方便及时的退货。冰箱等制冷的设备,经过长途的运输,里边的制冷剂经过摇晃,到货了需要静置2小时后才能通电。第二,不能占道,影响他人过路。其三,店内一片狼藉,不想弄坏了包装。于是,我便一边忙着,一边也在等待试机子。不曾想,这无心之举,便是事情的开端了。
那纸箱子原本是正正的立在树下的花圃旁的,经风的戏弄,便也不能坐怀不乱了,原本的正襟危坐也成了意乱情迷的摇摆不定了。我一边做着事,一边也在心里默默估摸着时间,不记得,手机就在不远处的桌上,可以随时拿来看,颇有点拿着手表却要看日时才能确定时间的意味。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那纸箱就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麻烦,还让我做了无数次的恶人,被人埋怨,甚至还被恶语白眼相对。
一开始,有个骑着三轮的收废旧的,一边叫嚷着,声音由远及近,到了店门口就停下了。“老板,纸箱还要不要?”我知道,他什么意思,如果我 不要,他就拿走,去卖点钱之类。我赶忙回他:“还要的,我怕一会冰箱用不了,需要退货打包回去用。”他便驾车离去,继续叫喊着:我并没有在意,继续忙我的。但不曾想,这才是开始,接二连三的,直到我在插电试机子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个人,你没有看错,就是十几个人,男女都有,收废旧的、大爷、大妈、本地人、外地人,前前后后,都来问,纸箱能不能给他们,甚至有的直接不问,拖着就要拿走,好在被我看见止住了。他们,明显不是有组织的前来,但却有点前仆后继的味道。我都和他们说了,为什么不能给他们的缘由。“暂时还要的,我留着以防退货要用。”那些人里,大多的都并没有说什么,听了缘由就走了。我知道纸箱他们可以拿去卖点钱,非是吝啬之人;只是,以前确实因为买了一个康佳的坏冰箱,然后把包装扔了,然后在退货的时候,与人大吵一架,被对方的客服骂到我火冒三丈,当然我是个暴脾气,易怒易燃,也是一个缘由,但那次之后但凡大的物件,我都会留意包装,刻意的会保留包装直到试过机器才会扔了。吃一堑长一智。可其中就有几人,听到我不愿意给他们,根本不听我的缘由,便丢下几句含含糊糊的骂人的话和白眼,那一副嘴脸,仿佛我无论如何都要把纸箱给他们,不然就是对他们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罪恶之事一般,为此我还应该内疚羞愧加自省才能让他们心满意足。我就开始思考了,是不是我做了啥错的事?是不是我不该把那纸箱放在阳光与微风里?是不是我该大方地直接给了第一个索要的人,就没了后来这些个怨眼与咒骂?转念又是,东西分明是我的,难道我摆在门口,几米开外,如没标注上,什么:“此物有主,勿问勿扰!”这东西就不是我的了么?这小小的纸箱,咋就成了一个试金石与麻烦源头?还是我太小题大做?让我想起了经济学上一个比较出名的案例,马粪案——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那时还是马车驰骋的年代,策马扬鞭,尘土飞扬,街道上马的屎尿屁随处可见,马粪既是燃料也是田地的肥料。于是,很多人便去街道上收集马粪,我小时候也捡过马粪,还记得那马粪的热乎乎与独特气味。1867年4月6号那天,有个人便请了两个帮工到路上捡马粪,晚上六点开始,干到晚上八点,两个小时。这两个帮工在地上堆起了18堆马粪,马粪可是宝贝,堆起来以后,马粪太多拿不动,于是两个帮工就回去拿车了。这18堆马粪没有做任何的标志。第二天早上,另外有一个人看到这些马粪,就问巡逻的人这马粪有没有主人,巡逻的人说不知道。这人便把马粪搬回家,撒在了自家的田里。下午的时候,两个帮工带着车回来了,看见马粪已经不见踪影,一经询问,才知道被人拿走了。双方发生了争执,最后对簿公堂。法官和律师,对于此案进行了无数次的探讨,对于谁才是马粪的主人,原告和被告都各执一词,且都似乎合情合理。最终,这个案子,引发了司法的大震荡,对于鼓励创造财富和鼓励对财富做出标志,大家争论不休。我不是来说教的,也不够格说教,经济学的故事也是班门弄斧,只是试想,其一,属于自己的东西,需要时时刻刻看着守着,才能不被人拿走,那维护财产与物件的所需要的精力是何其的大。其二,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要没主,便任意拿取,那社会将会如何?回到我那纸箱上,要是我放的不是纸箱,而是其他的物件,比如那些拆下来的无用的木条,会不会有这么多人会来想要,又会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先说纸箱的结果。等我试过冰箱后,我确定没问题,无异常,我便把纸箱给了物业的保洁阿姨了,认识她也是刚租下铺子的事,她总是很礼貌,而且每天认认真真的打扫着,一天总能见她几次,我便主动地把 纸箱给她了,还帮着她把过大的纸箱给裁割成小块的,方便她拿走。那纸箱便是利益的象征,人的本性便是趋利避害,那纸箱置于阳光下,便也成了问题的源头。无利益,便无麻烦。这纸箱便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
我是杨江勇,云南大理人。
I am Yang JiangYong, I grew up in Dali, YunNan Province.
偶然路过花都这座小城,开了一间叫《海棠》的小酒馆和书吧。每月我还会写四个故事,《邂逅:故事》系列是那些出现在我身边的人和事,也会有我自己的经历。用自己仅有的一两文字,去细心书写。
Several years ago i was passing by the Huadu by chance , then i stayed and opened this free bookshop ,art space and lounge bar called "Haitang". I also write four articles a month, and real stories about people i met,.
所有遇见,皆为美好。
All encounters are beautiful.
哪天你会出现在我的故事里?
When will you be in my 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