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 眼下,正是山药收成的时节。11月15日一大早,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刘振屯乡紫荆台村委委员郑维宝来到地里采挖山药。望着不断挖出的“金蛋蛋”,他打开手机开始计算经济帐,“咦,比去年多赚万把块哩!”这位曾经穷了大半辈子的庄稼汉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俺参加区里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了种植知识。又争取到了金融扶贫资金。”郑维宝激动地说,“过去贫困压在身,众人面前矮三分,扶贫又扶志,俺摆脱贫困挺直了身,成了脱贫光荣户。”
郑维宝是淮阳区扶贫扶智的受益者。2015年,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郑维宝学到山药种植技术以及烧烤面筋的制作方法。通过乡村干部协调,在村内为其流转土地100余亩,当年就与焦作武陟、温县等山药种植基地签订合同,盈利5万余元。他制作的手工面筋,通过电商平台将面筋销往驻马店、南阳等地,成了远近有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顺利脱贫后的郑维宝,日子过的不但舒坦有“面子”,还有“里子”。在他的帮助下,村内种植山药的贫困农户达到了8家,种植面积达到300余亩,收成喜人的山药成了村民增收的又一“法宝”。在2018年换届选举中,郑维宝被推荐为村里的村民组长、村委委员,被村党支部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
越是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就越缺少技能。近年来,淮阳区立足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不但对贫困户开办种植养殖等多项技能培训,还注重培育贫困户智志双扶脱贫信心。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增收新渠道,落实扶贫政策资金;推进乡村土地流转,帮助贫困户签订种植销售“一条龙”贴心服务,彻底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淮阳区委、区政府智志双扶筑牢脱贫根基,以“三不”,即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四突破”,即全区农民生活水平新突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突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新突破。
在紫荆台行政村,新建的村室、整齐的村民庭院、漂亮的文化广场、现代化的村内道路、生机盎然的花木,生活用水和燃汽入户……精准扶贫以来该村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往日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展现出一幅幅“新农村、新气象、新发展”的美丽画卷,人居环境整治的焕然一新,乡风淳朴文明,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劲头更足了。“紫荆复生”“范丹借粮”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独特厚重的村史文化,拉动了当地农村文化旅游经济大发展。
周口市政协副主席、淮阳区委书记马明超说:“扶贫扶智,才能稳脱贫。帮助群众掌握更多致富技能。使他们勇于致富、敢于致富、勤于致富,筑牢脱贫根基。以脱贫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
创新攻坚方法,巩固脱贫成效。淮阳区委、政府围绕目标,始终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方法,在逐步推进村级产业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农村特困户集中供养、独居老人户专项治理、精准帮扶“二维码”使用、推行贫困户电子档卡、软弱村村居巡察综合治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今年以来,淮阳区委、政府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沉下身子办实事,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稳就业”,政策培训服务全程护航“充能量”。截至目前,该区开发公益性、临时性用工岗位5864个,城镇新增就业687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5.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0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63人。
来源 中国县域经济报 责编 /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