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凤祥

人物档案
任凤祥,男,汉族,1957年4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峪口乡南河底村人。
2015年10月13日,任凤祥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任凤祥见人总是一脸憨笑。他家在佳县峪口行政服务中心南河底村一道小山坡上,4孔窑洞就是他和妻子的栖身之地。
“从小就生活在黄河边,常去游泳,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任凤祥说,1980年开始摆渡。起初,没有木筏,就凭借出色的水性,横穿黄河,往来山西临县、陕西佳县之间。有一次他背着20多斤高粱,准备游到河对岸去卖,可游到河中间时,一名从对岸游过来的安塞小伙子体力不支,在河里挣扎喊“救命”,任凤祥立即游过去,两人搀扶着向岸边游。没想到,激流一下子把他们冲走老远,凭借最后的一点力气,两人才爬上了岸,“上岸后,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任凤祥说。

有一次,任凤祥和村民一下救了29个人。那是1986年4月,一条载着赶会的农民的船没到河中央就翻了,“我在河岸边,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掉进了河中。”任凤祥说,他赶紧叫了7个人,一起救了29名落水者。


在任凤祥家的一孔窑洞中,墙上挂满了荣誉证书和旌旗。也会有被救者要给感谢费,任凤祥笑着说:“从来没有收过。救人完全是心甘情愿的。”
如今,任凤祥和9户村民合作,购买了2艘大铁船和3艘快艇,“修建了一座黄河大桥后,摆渡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任凤祥说。一儿一女都已结婚,家里只剩下任凤祥老两口,对老伴救人这事,任凤祥的妻子笑呵呵地说:“当然支持,老任做这事值,是积德的事。”任凤祥还是南河底村村支书,工作也是兢兢业业,今年10月中旬,任凤祥被评为第四届榆林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摆渡30多年了,救了80多条人命。”任凤祥说,虽然老了,只要自己看见有人落水,还会奋不顾身去救。

人物事迹
作为黄河白云渡口摆渡船工,几十年里,任凤祥先后挽救80名落水者生命,救助500多名身陷险境的群众,免费接送过往黄河的病人600多人次,把见义勇为的品格写在日复一日的摆渡船上。
1986年4月11日,从山西临县驶来的一艘客船因为触礁开始沉没,船上群众全部落水。正在岸上修船的任凤祥发现出事后,带领6名船工迅速驾驶一条木船开往了落水者密集的水域,拼尽所能将31名落水者救起。
有一次任凤祥看到一名安塞的小伙子落水,他跳下河用力托起小伙子的身体朝岸边游去。可水急浪大,任凤祥使尽了全力也没有办法靠岸,就这样,他硬是托着一百多斤重的小伙子漂在黄河里游了十几里才找到靠岸的机会。上了岸,任凤祥整个人都虚脱了,一尺高的沙台怎么也爬不上去。
2013年6月,任凤祥组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现有志愿者18名,在两年的时间里,志愿者们已经在黄河里救起16名溺水者,挽救了12条生命。
人物荣誉

任凤祥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丁宏东、任凤祥、杜生耀合影留念

祝愿任凤祥一切安康,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咱们一起同行!
作者:一灯居士(丁宏东编辑整理)
2020年11月16日于内蒙

丁宏东,笔名,叮咚,号,一灯居士,策划、导演、资深传媒人。多年来从事新闻与文化传媒工作,助力旅游、宗教事业。曾多次策划、导演大型公益爱心活动、大型演唱会、少儿春节晚会及各类企事业年会、庆典等活动。2004年—2014年期间曾先后供职于陕西《阳光报》社、《人民日报》海外版,部分文章曾获陕西新闻二等奖,发表文章上百万字,后从事文化传媒工作,曾任陕西名人协会榆林委员会秘书长。现为榆林自驾车旅游协会秘书长、榆林市清明文化研究会理事、《生态榆林》杂志编委,榆林市叮咚文化传媒中心总经理。近年来多次策划并组织了近百场大型文艺晚会及大型比赛等活动,目前仍在为促进榆林文化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