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金琳,西安市退休者近退休时开始投稿,至今在一些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被采用发表文章和诗词200多篇,40多万字。
作者/金琳(陕西西安)
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私访到了江南,下榻苏州。大年三十那天,乾隆身着普通读书人服装,一副斯文老学究的打扮,连个随从太监也不带,信步苏州街头,谁人也看不出他是万乘之尊。
大街之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山人海,卖的人大都生意红火,买的人大都急着置办年货,还有些少年儿童跟在自己大人后面嚷嚷着要自己喜欢的年节礼物,热闹非凡。然而,在一家门前,有一个修鞋匠,袖着双手,低着头坐在一个矮脚小凳子上,天气虽然温和,他却冻得浑身瑟瑟发抖,南来北往的人没有一个惠顾他,好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这个可怜修鞋匠的境况使微服私访的乾隆尽收眼底,顿然起了怜悯之心,缓步走到他面前,开口叫了声“修鞋匠。”“啊?”修鞋匠闻声吓了一跳,抬起头,看到面前站着一位老先生,急忙起身谦恭地说:“老人家想必是来修鞋,快请坐。”立刻把一个小凳子搬到乾隆的脚下。乾隆微微一笑,坐了下来,接着问道:“生意不错吧?“唉!”修鞋匠叹口气,又说:“鞋该修的,谁还等到这年三十?不瞒你说,从早上到现在我还没有开张呢!”“那还不收摊子回家过年?” “唉!你老不知,小的上有双亲,下有妻子儿女,为了赚钱糊口,在这年关,明知无人修鞋,还是盼望着万一遇见贵客,苍天不负苦心人,还是把您老人家给盼来了。”乾隆听罢,觉得修鞋匠很会说话,更体恤起了眼前的穷修鞋匠,于是就脱下一只靴子递到修鞋匠手里,修鞋匠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失意一下子布满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说:“你老人家的靴子好好的,没有一点可修的地方。”“不,你仔细看看,有的地方该修了。”“修鞋匠又仔细地看了一番,说:“呵,我明白了,你老人家不是要修靴,是菩萨存心来接济我,有道是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拿起锥子,引上线,在那容易开绽的地方细心地钉了几针,然后递给乾隆。
乾隆看修鞋匠那粗糙的手把他的靴子钉得比原来更结实美观,心想:修鞋匠人品是朕希望的,我得多给他几个钱。他穿上靴子,向怀中一摸,手却停住了,原来他出门时,未带分文,这可怎么办?修鞋匠看出了他的不安,猜到他不是没带钱就是把钱丢失,忙说:“您老人家的靴子本来没有一点破绽,我只不过胡乱钉了几针,算来不置半文钱,您就是给我钱,我也不会要的。”“那怎么好?”“您老人家如果实在过意不去,我倒有件事相求,不知能否劳您老人家大驾?”“什么事?说来听听。”“说来惭愧,人家过年,买酒买肉,我买不起那些,只买了张红纸,为图吉利,打算春节贴副对联,正找不到人给写,想求您老人家给写写。”乾隆心想:我的字万金难买,你一个穷修鞋匠,得到我的字可真得了大便宜,也难怪,你并不知我是当今天子。”于是就说:“好吧。”修鞋匠家徒四壁,也没笔墨,就把乾隆请到一家小店,从自己家拿来红纸,乾隆见状问道:“你要写几幅对联?”“只写一副贴在门面上,图个吉庆,就行了,我家里面只有墙壁无门,不用再贴对联了。”说着,把纸裁开。乾隆濡笔染墨,一挥而就。修鞋匠看乾隆写的龙飞凤舞,却不认得是什么,就说:“可惜我不认得字,还要请您老人家给我念念。”乾隆拿起上联读道:“‘锥、锥、锥出穷鬼去!’”修鞋匠一听乐了,“嘿嘿,您老人家写得好,修鞋的全靠这把锥子,只要把穷鬼锥跑,我就有好日子过了,从今后穷鬼见了锥子就怕,再也不会缠着我了。下一联是什么?”“这下一联是:‘拉、拉、拉进财神来!’”“哎呀呀,修鞋不难,全靠针线;借您老人家贵言,我把修鞋线使劲拉,财神爷就顺线被我拉进来了!这横批呢?”“‘天锡鸿恩!’”“什么叫‘天锡鸿恩’?”小店掌柜接口道:“‘锡’字当‘赐’字讲,‘天锡鸿恩’就是老天爷要赐给你鸿运喜事和钱财。”修鞋匠听后,深深向乾隆一揖,说:“托您老人家贵言,我每天飞针走线,多修几双鞋,让全家得个温饱就知足了。”
乾隆写完,步行回了下榻的行宫。
时间很快到了大年初一,到处呈现着节日的气氛,特别是鞭炮不停地到处响着。修鞋匠吃罢早饭,又坐在自家门前摆起了修鞋摊。突然,不远处一群孩子放起了鞭炮,噼噼啪啪响了一阵后,修鞋匠的鞋摊被蹦在他面前的一串鞭炮炸飞了。待修鞋匠反应过来,那群孩子早已经无影无踪。修鞋匠这才感觉手有些疼,一看被鞭炮炸伤了左手两根半手指,再看那飞蹦离析的修鞋摊,修鞋匠大哭了起来。他边哭边说;“老天爷!您叫我全家以后怎么活?!”哭够了,他觉得无钱医治受伤的手,难以养活全家老小,解下棉袄外面的腰带,往门框上一搭,脚蹬着坐的矮脚凳,就要上吊……。
正在这时,五个人来在他面前,四个人把箱子一放,大喊一声;“修鞋匠!快下来!”他被突然的一声大喝,吓了一跳,惊慌中丛矮脚凳上跌了下来。他还没有从地上爬起来,来人中一个说:“你就是修鞋匠吧?”他惊魂未定,战战兢兢地回答;“小民就是。”一个人突然看到了他的伤手,说:“哎呀!你的手怎么了?”“刚才被一群孩子放鞭炮炸的。你们知道我一个靠手吃饭的修鞋匠,一只手如残疾了,以后怎么活?”“这就是你上吊的原因?”“正是!”“现在你不用为生活发愁了,我们给你送来了千两银子。你的手也残疾不了,你以后不修鞋还可以干别的生意。”“你们是……”修鞋匠更害怕了,直后悔没有抓紧时间上吊,五个人送来这么多银子,是不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五个人把他前后上下仔细打量一遍,觉得好生奇怪,“难道万岁爷是神仙?知道有个穷人今天被炸伤手要上吊?就叫我们快马加鞭送这么多银子来?”忽然,领班太监看到了门上的那副对联:“‘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进财神来!横批是:天锡鸿恩!’”觉得这字好熟悉,就问修鞋匠:“你门上的对联是谁给你写的?”“是一个修靴子的老先生。”“什么模样?”“五十多岁,虎目龙睛,斯文善相,气度不凡……”大太监听后明白了,说:“你千万可别想不开了,你的鸿运到了。赶快把这副对联摘下来吧。”修鞋匠迷惑不解,想:“自己刚被炸伤手,正在撕心裂肺地疼着,以后的生活没有着落,又不知你们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什么鸿运?!”就说:“这是我昨天刚贴上去的,为什么让我揭下来?”“你知道吗?你这对联一个字万金也买不到!”“你是哄我还是开玩笑?”“既不哄你也不是开玩笑,你知道给你写对联的是谁?”“谁?”修鞋匠一时忘了自己的手疼,瞪大眼睛问。大太监贴着修鞋匠的耳朵说:“是当今的乾隆皇爷!你千万可别说出去,否则我们就没命了。”修鞋匠听罢,拖着自己的伤手立刻跪在地上:“修鞋匠万谢皇上隆恩!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个人把修鞋匠扶起来,说:“赶紧去医治你的手吧,我们也该回去了。”
原来,乾隆给修鞋匠写完对联,回到下榻的行宫,晚上躺在龙床上,想到了给修鞋匠写的对联,“自古道:君无戏言。我作为万民之尊,既然把‘天锡鸿恩’赐给了修鞋匠,就不能食言。”于是,第二天早善后,就吩咐几个人把银子送到了修鞋匠的家,正遇到修鞋匠遭遇手被炸伤,鞋摊被炸飞,救了修鞋匠一命。
修鞋匠用皇上赐的银子治好了伤手。后来开了个修鞋店,生意非常红火。他因自己不识字,再苦再累也供儿子上学,他儿子天赋聪明,后来中了状元。
作者:金琳.
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
一NED一
特别声明:本文为荆楚作家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作家不具有版权仅提供信息传递发布平台。

本期责编:金琳
主编:碧原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