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巍熊耳山,南接伏牛,北邻肴山,纵横绵延,接连四县,其主峰界岭更是洛宁,宜阳,嵩县、栾川,四县交界之地,分南北两侧,由西向东折入伊川,北洛宁,宜阳,南栾川,嵩县,山高林密,属原始生态林系,风景秀丽,现今有许多闻名遐迩的旅游圣地,比如栾川的重渡沟,鸡冠洞,老君山。嵩县的白云山,与洛宁交界的梁王顶,又称莲花顶。洛宁的西子湖,神灵寨,梅鹿山,又叫老庙顶,或老魔顶,更是集佛教,道教为一体的圣地,每年九月九正会,登临此处,看枫叶红遍,层林尽染真是美不胜收,更兼雨后,山色一新,白云从生,罝身云瑞,入临仙境。宜阳的花果山相传为美猴王孙悟空的故居,那里的水帘洞流水潺潺,如珠似线,把洞口遮掩,一年四季,清水长流,更有天生石猴,半个桃,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依依不舍。可是有几人知道,正因为山高林密,也是古刀客(土匪)群居之地,各架杆,遍布林立,常使官府为之头痛,故常上奏言,穷山恶水出刁民。派兵剿匪,劳民伤财,往往是越剿越乱,越剿越多,最后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放任不管了。匪亦有匪道,各有各的地盘,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也不管土匪出去怎么打家劫舍,捆绑肉票,至少在洛宁境内还相对安生,所以洛宁的居民还是比较安全的,基本没有匪患骚扰。这是闲话,暂且不表。

却说在魏巍壮阔的熊耳山北麓,洛宁涧口乡境内,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自然小村庄安坡。提起安坡,还有一两个传说故事。
一说洛宁古白马寺落成,佛祖讲经,四面八方各种有灵性的东西,纷纷前来听经,以求早入仙境,修成正果,传说南山有一石鸡,修行多年,听闻佛祖讲经,也是匆匆赶来,耳听钟声悠扬,眼看白马寺在望,心下激动,因问曰:此是何地。有人答曰:安坡。遂驻足不前,你若不信可到我的家乡去看看,至今仍有一块形似鸡状的大石头约有几吨重,屹立于半坡,千百年来纹丝不动。说来也怪,我村所养的土鸡,很少得鸡瘟之类的疾病,村民传说皆因石鸡佑护之故。类似的传说如鳔池大鱼石等等。

一说山南嵩县有一陶姓人家,由山南迁移到山北,在此落户,不知什么原因却将陶改为安单名为然。靠租赁别人的土地为生,住在一孔烂窑洞里,因秋雨连绵,约有月余不止,下塌了窑洞,妻儿老小尽被掩埋,真是欲哭天无泪,悲痛万分,一时心念俱灰,只求一死,与妻儿老小团聚。便将一条白绫系于项间,忽闻钟声大作,不绝于耳,佛祖与空高颂法号,翻然醒悟。在白马寺方丈的剃度下,当了和尚。因放不下妻儿,遂在此结一草庵,日夜诵经超渡亡灵,死后又安葬于此处,以后历代圆寂高僧皆葬于此。故名庵坡,因俺与安同音,且安有安居乐业的意思,所以慢慢变成了安坡流传到今。
据老年人说,安坡村没有一户是土生土长的,更无一座房子,只有十几孔土窑洞。现所属土地都是外村的,其中犹以邻村院西的最多,像现如今还叫的桔声地,长兴地等等。现如今的居民,多是过去的佃户后裔。故姓氏较杂。我们家也是这种情况,据说是太老爷时候,为了养活一家,被逼无奈,兄弟二人,拖家带口不得不从同乡东村迁移到此,靠租地度日。到老爷时分为两支,我老爷堂兄弟五人,亲弟兄三人,排行居中,请人取名叫正和,字学忠。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杨建涛,洛宁涧口乡安坡人,一生平淡,打工谋生,业余爱好戏曲和涂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