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饮元代茅台古酒札记
距今近七百年的茅台古酒,近日与友人开瓶品饮。


首先看外观,此瓶为扁壶状,起源于西亚人的铜、银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两河流域文明尤擅长用锤碟工艺制作金属器皿)传入唐朝,原主要用于盛水,经中国工匠改良既有用金、银、铜制作,又有陶瓷烧制的。且不仅盛水也多用于装酒。中国文人给这类扁形的壶起了个文雅的名叫“抱月瓶”,取“美滿和谐”之意。
中国有考证酿酒业在三千年前的商朝就非常兴盛发达,商纣王建大池灌满酒与宫女们“沐酒浴",纵情酒色而亡国的故事,每每告诫人们节俭养德。
一千年前的酒,多是生酿发酵的(类似今时米双等)低度酒;从考古出土青铜壶中倒出二千年汉代酒已屡见不鲜了;所以《水浒传》中说北宋时山东大汉武松过景阳冈喝个几十大碗也醉不了,误不了打虎-酒的度数低而已…。
七百年前,蒙古人灭了南宋。北地寒冷,蒙古人爱烈酒,随即把蒸馏酒技术带入中原,这时才出现了高度烈酒。蒙古人好豪饮,其盛酒器物都特别大,这个绶带瓶高42㎝,装的酒在四斤上下。
壶上写款:《元代至正八年六月吉日茅台酒成吉思汗府公用》(注:“成吉思汗”在此泛指帝王府邸,并非特指某位帝王。)距今有670余年了。该壶用厚实的金铂装饰覆盖,金光熣眼,十分华丽,彰显帝王府邸专用器的尊贵。壶的另一面用青花绘鳜鱼水草荷叶纹、这是蒙古人的审美价值取向。而汉人多喜欢历史人物故事(如著名的“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出2亿3千元人民币)、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南京博物院藏,估值保价5亿元人民币)。以及戏剧人物(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及山水花鸟纹饰。
此酒壶盖用灰膏泥密封,十分紧实。用锥子小心翼翼地挑开膏泥,颇费一番周折才抜出瓶盖。顿时香气四溢,高香扑鼻,令滿堂生辉。倒出古酒,只见呈深琥珀色,倒入广口杯晃动呈粘稠状,挂在杯壁如稀蜜汁那般琬蜒下流,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期待……
举起酒杯马上嗅到了浓郁的酒香,这不同于现今世上任何美酒的味道,沁人心脾,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呡一呡,舌下顿感甘醇厚重,酒气顺着口腔滑入胸腔,令人荡气回肠,完全没有新茅台的辛辣霸喉的不适感。
酒中带有些许中药材的味道,据资料介绍,这是茅台酒发酵陈酿工艺标配(名贵中药)。酣畅淋漓、厚重甘醇的感觉,属老酒独有…有人问:元代有产茅台酒吗?答曰: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西汉武帝(距今2千余年)派大臣蒙唐“出使夜郎,带回的枸酱酒,呈予汉武帝品鉴,得到皇上“甘美之"的赞誉…。另史籍介绍,茅台镇在道光年间,年产酒合计达400余吨。古酒能喝吗?能!太好味了!但考古出土商、周朝至战国汉朝(三千~二千年)青铜壶装的酒有重金属离子析出呈淡青色就不能喝了,只能当作液体文物研究欣赏其文史价值了。而瓷瓶经过1300度高温烧结定型的酒,是完全无害的,科技手段检测也证明古酒中没有化学有害成份。古酒不仅仅是好喝,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把酒临风飘飘洒洒之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古酒,属于有缘人。再美丽的辞藻也不能形容七百年茅台酒其美妙的精髓与感受。

后记:该抱月瓶经专业人士用量子检测仪测试,为1437年生产(距今672年)。该瓶鎏金经用美国月球成份检测仪检测含有30余种贵金属。该酒经国家质检局检测,不含任何现代化学成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