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落花诗原唱:唐寅《落花诗》三十首
之二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草毡
苦恨人生岁月悠,光阴似箭岂回头。
春风化雨催花落,故国清波逐水流。
对镜依形沾翠靨,凭栏满目动帘钩。
修眉敛黛遮憔悴,那个新愁积旧愁。
刘科点评:
唐寅原诗未必有这么多愁,本篇对愁的描写稍显过了。不过文字显然是用了心的。读上去真挚自然。没有明显的缺点。希望下次在心境的写作上,不要过分渲染,适可而止,掌握好度。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七律•怜痴
文/思羽 (相见欢)
欲写诗词念却悠,频翻经史厌回头。
悲心一缕随风寄,涕泪千行顺眼流。
把酒凝痴观画卷,披襟举目动帘钩。
相思句里皆成恨,爱恋歌中尽是愁。
刘科点评:
一幅清辉月夜,把酒凭愁的画面,赏心悦目。一些稍微直白之处,如:顺眼流,爱恋歌中,等处。希望下次注意。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秋
晚霞绚烂笛声悠,摇曳吐芳花满头。
昨夜轩窗风雨打,今朝碧水落英流。
虽怜残蕊散香骨,应喜新桃挂树钩。
看惯浮云多变幻,诗书画里解千愁。
一江明月点评:
作品层次分明,叙述合理,描写自然而清隽;全诗沉郁,虽言愁,但不觉愁,尾联收得精彩,突出全诗意境,乃点睛之笔!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刘科
弦音了了怨悠悠,何日相思可出头。
雨溅飞花花溅泪,山横破水水横流。
梦回春尽归香枕,帘卷风行上玉钩。
偏也秋声多寂寞,教人无处不生愁。
苏铁点评:
刘兄那首,最佳是颔联,有意象,合逻辑,景情交融;颈联也细婉别致—刘兄乃多情人士。所以,男生的诗,似是愁多了点?诗的起承转合浑然一体。功力自见。
一江明月点评:
作品以言情为主,诗风虽略显悲戚,但全篇颇为大气,且用词讲究,对仗工整,颔联尤其出色。整体来看,是首很好的作品!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苏铁
前途漫漫景悠悠,顶正秋风莫转头。
取舍世间缘不极,荣枯山下水长流。
离人恍惚楼千尺,别泪依稀月半钩。
谁道往来皆化幻?一番欢悟解羁愁。
一江明月点评:
全诗也是以言情为主,风格凝重,颇具想像,描写手法老到,虽别出心裁,但意味深厚,不失豪气!点赞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七律•叹春
文/天脊野鹤
桃红十里去悠悠,墨客闲思半白头。
光景应时非落魄,文章传世始风流。
旷怀一笑惊晴鸟,野趣频来对玉钩。
极目远山寻妙句,诗情未老是新愁。
苏铁点评:
姬兄的那首,干练而旷达,颈联气势蕴蓄,又有奋发不伏的志气。只是旷快一笑与极目远山,似有重复?
一江明月点评:
全诗沉稳,布局合理,起承转合都很到位;作品整体感觉较好,不露痕迹,浑然一体,完美结合!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七律•遣怀
文/舒畅
红消香断笑悠悠,霜雪无情讵转头。
自古新诗求价售,当秋败叶逐波流。
日高翠岭扶藜杖,梅发珠帘上玉钩。
贯看花妍还易落,何嗟衰鬓镜中愁。
一江明月点评:
全诗语言流畅,转承自然,颔联惊警却又合意,颈联更为出色。二句中的讵字,不知为何意,感觉此字的所有释义都无法言及句意,需要问下作者本人。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七律•秋愁
文/静默清欢
十里长亭玉笛悠,凝眸独立小桥头。
低眉瘦柳随风舞,落叶残花逐水流。
雁去无踪书旧忆,云开有梦画银钩。
心中执念难抛尽,几度相思几度愁。
一江明月点评:
作品欢快,言辞清丽,整体虽显柔弱,但不减风韵,一首不错的小清新之作!首句的玉笛悠疑似病句,应该是笛声悠;如此描述,不尽合理。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一江明月
墨染田园牧笛悠,蜂飞蝶舞戏枝头。
青山有幸纷纷闹,绿水无闻细细流。
醉酒常怀花似锦,舒眉懒对月如钩。
杜康解我心中意,忘却烦忧化尽愁。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紫露瀚笑
高枝鹿韭自悠悠,毕竟迎风易断头。
惨境凄凄缘地府?余英荡荡没洪流。
浮云蔽日苍穹事,姜尚钓鱼乱世钩。
纵使胭脂皆可画,焉能画尽漫天愁。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黄帆
闲赋诗花韵自悠,凭栏远眺莫回头。
落英消息临风起,飞逝光阴照水流。
三寸金莲犹似藕,一弯眉月恰如钩。
红尘误入空追梦,镜里频添些许愁。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小俩口
余年寞寞念悠悠,陷入沉思怎转头。
岁月消磨堪回首,青青逝去付东流。
芳容潋滟谁怜老,败絮凋零我绣钩。
世态炎凉空梦幻,秋风霜染尽添愁。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开心词人
历史长河回望悠,人生却是没从头。
真情携梦飞南极,往事如烟付水流。
冰冻多年千百尺,月悬广宇一孤钩。
童心美好皆成幻,惹得闲身日夜愁。

唱和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舒畅
穿花蝴蝶乐悠悠,但惜春光不到头。
莫问寒冰连两极,应怜芳草对江流。
朝暾望远云千尺,宿雾吟怀月一钩。
风雨无常终是幻,花梢压酒岂知愁。

步韵唐寅落花诗之二
文/赵爱香
暮秋萧瑟笛声悠,时序已迁难转头。
驿路传来频北顾,寒窗读后付东流。
狂风损柳欺香袖,骤雨伤桃动玉钩。
云卷云舒任它去,吟花赋韵解新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