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公中学:传承红色文化,打造三美校园
安徽青年报记者王浩淼 葛公中学汪爱民

东至县葛公中学大力推动红色教育,打造三美校园,以党建促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创建特色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持续提高该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
针对学校少数党员在教师群体中站位不高、敬业心不足、引领示范作用不强,以及部分学生爱国境界、文明素养、行为规范有待提高等现象,葛公中学党支部把党建与学校教书育人深度融合,以“传承红色文化,打造三美校园”为目标,实现党建与学校教育同提升,共发展。
该校创建红色阵地,夯实信仰之基。支部开辟红色文化专栏。在校园醒目处制作红色文化宣传橱窗,将该校党建情况以及精选的红色故事、图片等进行展览,让师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和洗礼。悬挂红色文化格言。在教室、走廊、党员活动室等地悬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人物的照片以及格言警句等,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并在食堂、水池、饮水间等地悬挂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等警示牌,激励师生时刻忆峥嵘岁月,传革命精神,惜今日生活。开办红色之声广播站。每天晨起、课间、三餐以及课外活动时间,播放红色歌曲,宣讲革命故事,并利用电子屏不断滚动播放红色宣传标语,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
构建红色课堂,筑牢红色信仰。支部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红色经典诵读展演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严,效果实。语文教师给学生推荐如《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经典书目,要求学生课下阅读,课前三分钟演讲,如讲述书中生动感人的情节,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讲一个书中英雄人物的故事等等。校工会、团委等部门在新生入学时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教育,增强红色记忆,了解革命历史。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英雄人物的伟大,要求学生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凡新入团的团员都会进行宣誓,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等。
诵读红色经典,牢记初心使命。支部采用新颖多样的形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多听多读,反复吟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将红色文化精髓入脑、入心、践于行。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之后,安排初一、初二各一个班级轮流集体诵读红色经典篇目。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经典永传承”的名篇佳作诵读比赛活动。比赛中,各班选手各显其能,师生们用心灵感悟到了名篇佳作的文化魅力。
传唱红色歌曲,培养爱国情怀。支部组织全体师生人人会唱1-2首红色歌曲,音乐课我们要求老师教会学生会唱红色歌曲。同时,我们还举办了“牢记光荣使命,唱响时代旋律”红歌传唱比赛。一曲曲红歌颂党恩,一颗颗红心跟党走。在歌声中,孩子们唱出了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新时代的热爱。
观看红色影视,传承红色基因。支部组织开展了以“看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为主题的影视观看活动。各班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爱国主义影片,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同时鼓励学生回家后多观看红色影视剧,听长辈讲红色故事,接受革命教育,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走进红色故里,缅怀先烈事迹。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洋湖高山倪南山将军纪念馆,并瞻仰了高山革命烈士碑。在倪南山将军铜像前,我们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党的历史,接受红色洗礼,更加坚定了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各班级遴选3-5名团员和积极分子代表,开展了“追随红军足迹,重温入团誓词”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参观了洋湖高山倪南山将军纪念馆,并瞻仰了高山革命烈士碑。在倪南山将军铜像前,学生们重温入团誓词,增强了红色记忆,接受了红色洗礼,学生们受益匪浅。
打造美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多年来,该校一直致力于美好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期达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之目的。
葛公中学党团政工携手抓党建。通过一廊、两栏、二室、六楼、一场、一园、一厅、一家等打造葛中“德文化,行教育”阵地。一廊:五讲长廊;两栏:党务宣传栏,政务宣传栏; 二室:党员活动室、团员活动室;六楼:德行楼、知行楼、勤行楼、品行楼、龙驿楼、凤栖楼;一场:运动场;一园:德行园; 一厅:多功能报告厅;一家:留守儿童之家。
通过以上阵地积极开展“红心向党”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经典诵读、团队活动、阳光体育、文娱晚会、师生书画展等活动,真正将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德文化、行教育”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立德育人教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东至县葛公中学传承红色文化,打造三美校园。通过红色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践于行,达到校园三美好(环境美好、师生行为美好、活动美好)之目的。充分利用东至县和葛公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革命历史文化,推动学校形成了厚重的校园红色文化、健康的文明风尚和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培养了他们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情趣。
广大党员教师队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使命”的宗旨,真正成为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先锋模范。正是,
党旗飘飘,风高帆影疾,山青月皓远空碧;
葛中熠熠,盛世铸辉煌,明日更是艳阳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