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锋
图/实拍
封开县平凤镇蟠龙村,位于西江边上、云浮市郁南县城、封开县城中间的位置,离两地城区不足十公里,西江大桥在村前穿过,连接了两地的经济发展。
村子“隐藏”在公路边的山背后,在公路边见不到什么房屋,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两条间隔两三百米距离、种有紫荆花树的新农村道路向山的深处延伸。
就是这么一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小村庄,经过短短四年多的奋斗,让村容村貌由名不经传的贫困山村变成了靓丽、美食、声名远扬的地方。如果说,现在的蟠龙村是世外桃园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蜕变后的蟠龙村美,又美在哪里?
春天,桃花林中花清香,彩蝶翩翩起舞忙,蜜蜂哼着小调在花丛中穿梭,各种鸟儿在桃树枝头的花簇中互相追逐、嬉戏,为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歌唱着春天,歌唱着美好的生活。
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噪音,只有鸟语花香,游客们频频举着手里的相机将自己和蟠龙的自然美永远的记录下来。
夏天,黄瓜榨、竹荪蛋在全省各地的餐桌上表现出色,让食者回味无穷。
黄瓜榨在蟠龙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原材料—黄瓜,和其他地方的黄瓜不同,蟠龙黄瓜个子短小,摘二十条左右才够一市斤,村民们将祖辈留下的黄瓜品种一代一代延续了下来。
每天早晨,村民们去黄瓜地里将黄瓜担回家后,过水洗干净,晾干水气,然后将黄瓜剖开四瓣,刮净内囊,撒上一层佐料后均匀搅拌,置放阳光下晒一两个小时,待瓜瓣略软时,戴上手套搓至少量瓜汁冒出,晒干表面水分,收起压榨。
记得我去佑塘村民家中做公卫的途中,很远就闻到了那种独有的清香味道,刚好,那家村民正在厅里制做黄瓜榨,我放下公卫包问:“哗,好香,现在可以吃吗?”
“可以吃了,”村民笑着递给我一双筷子,接着说:“大医生,吃几个试试。”
我不客气的夹了一块放在嘴里,那种爽、香、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鲜味,确实让人食欲大开,村民告诉我,稍后还要将半成品放在竹筐里,压上大石头,榨出多余的水份再入瓶包装,放上十天八天,味道会更香脆。
蟠龙黄瓜榨以香,脆为特色,因为宣传力度和传统的销售模式,一直名不经传。近两年,村里的两个女青年李艳秀和孔丽娟善于观察市场,她们利用网络平台,多方面宣传,终于将地方传统美食黄瓜榨通过快递方式销往全省各地,并成了各大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现在,蟠龙村的老老少少在她们的带领下,都成了新时代的网商。
正值浅秋,中山市神湾镇的特产_神湾菠萝也已经在蟠龙村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神湾菠萝以清甜,酸中带蜜而闻名,神湾驻队干部和村委一班人配合李艳秀和孔丽娟的销售平台,产品供不应求。
同时,正红火整个封开县的又一道美食_竹荪菌也已经投产,并在市场出售。
竹荪菌外表奇特,似一位穿着白色裙子的小姑娘,含有大量氨基酸等人体必须的多种元素,味清甜且养胃,客户反映良好。
准备在春节销售的本地土鸡也有半斤八两了、各种菜干、西江鱼干等干制品琳琅满目,村民们准备在春节再赚一笔的梦想肯定会成为现实。
如此靓丽的地方,如此多的特色美食,又怎能让食客、游客不将蟠龙村铭记在心呢?
回想2016年前的蟠龙村,因为贫穷和闭塞,大部分青壮年村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穷乡僻壤出外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村里村外到处是荒草、荆棘,连一条象样的路都没有,虽然长期在外“赚钱”,村里依然是破砖烂房,为什么?缺技术,缺知识,当然,还有上级的重视。
不过,村里有一种出了名的多,那就是单身汉。蟠龙村一千一百多人,四十五岁以上的单身汉不少于35个,他们都是高大帅气的哥们,勤劳、纯朴、实在。美女们爱这里的人,但是不爱穷得叮当响的地方,这不能怪那些姑娘们,她们的长远打算不是没道理,是关系自己一生一世的事。
怪只怪自己生错了地方,是地理位置和普遍的贫穷让本来帅气的小伙子沦为了单身汉。
现在的蟠龙美,美不胜收,花园、广场、室内装修高档新楼房,各种娱乐器材,应有尽有,两条水泥路和西江、蟠龙河,将蟠龙村围在中间,真正变成了一块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姑娘们还敢说不嫁蟠龙汉?
两个月前,有个叫敏敏的广西姑娘来诊所治疗颈椎,一下车,惊叹的说:“哗,好美,我有种想嫁来这里的冲动。”说实话,我正在帮她物色人选呢。
无论广西、广州、四会等外地来的患者,都会去蟠龙村附近兜一圈,拍几张靓照,感慨着封开的深山里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他们每次在完成治疗后,都会带一些蟠龙特产回去。英德来的患者,一次就买了几十斤蘑菇,他们说蟠龙蘑菇好吃,拿回去分给亲朋好友品尝。
蟠龙美,美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到位。
蟠龙美,美在中山市神湾镇四位驻村干部四年多来对蟠龙村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大力扶持。
蟠龙美,美在村委会领导班子以中央政策为准绳,以身作则,重视人才,任劳任怨的思想带领群众发展经济。
蟠龙人民,善于抓住机遇,利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穷到富,从脏、乱、差到花园式的现代式新农村。特别是今年全球性的新冠肺炎,村委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带领群众从疫情中走出来并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 蟠龙村巨变的前前后后所经历过的一切,只有一路同行的中山神湾扶贫小组和蟠龙人民知道。
蟠龙村,新农村发展的楷模,在这个全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式下,会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