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简述:
胡拖莲,女,1956年6月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在榆林市环卫处先后担任市容监察大队队长、新城区环卫所所长、环卫处副主任等职务,2007年退休后担任榆林市环境卫生协会秘书长、榆林市巾帼精英联谊会副秘书长、榆林市慈善协会分会副会长。她曾参加红色娘子军任指导员,多次出席过省、的(市)、县“青代会”、“团代会”,1978年受到陕西省委王任重书记的亲自颁奖,先后40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曾获“省环保优秀妈妈”称号,多次被省、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多次被市建设局、环卫处授予年度先进工作着荣誉称号。
二、个人展示:
2010年被中国环卫协会评为“环卫行业优秀人物”
2012年被市慈善协会评为“慈善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省女企业家协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3年被市精神文明办评为“榆林市道德模范”、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榆林好人
2014年被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同年又被全国环卫协会评为陕西省唯一的“全国环卫杰出人物”
2015年6月被省女企业家“协会评为协会系统先进工作者”
2015年荣获榆林好人、陕西好人荣誉称号;荣获榆林好人楷模;第四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2016年荣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红色娘子军连”劳动中
胡拖莲出席第三次“青代会”(前排左三)
修渠劳动中(左一为胡拖莲)
与牛玉琴(左一)等参加义务植树(右一胡拖莲)
慰问贫困户
三、人物专访:
沸腾的年代 —专访中国好人、优秀共产党员胡拖莲 /文/高扬
岁月迸射着火花,年代演绎着经典,沸腾的年代,谱写着传奇。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忠诚的信仰如火焰照亮人们的生活,青春的激情融进时代发展的步履。在岁月的年轮里,胡拖莲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小老虎战斗队”,留在了“红色娘子军连”。“思想支配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沸腾年代留下的精神烙印,也是她心底最幸福的工作时光。这位普通的女性,1979年省委书记王任重给她颁过奖,曾出席过省、地、县“青代会“、“团代会”、“妇代会”。她是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四十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默默的付出。胡拖莲始终坚持把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到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里,在平凡中,创造着属于她不平凡的人生。
沸腾年代的热血青春
岁月的长河中,胡拖莲就是浪花上翻卷的水滴。那个时代,大干苦干、顽强奋战,忠于党,热爱集体,一心一意干社会主义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
1972年,胡拖莲15岁就参加了劳动。她人小志向不小,积极投身劳动生产,不怕吃苦,不怕累。先后加入“小老虎战斗队”, 素有女子女石匠之称的“红色娘子军连”,冲在建设生产第一线。碎大石,修水利,开始了她“顶着星星进沙漠,背着月亮回帐篷”艰苦的工作生涯。凭着勤奋努力,积极肯干,一年下来,她被工程党委评为“五四青年突击班班长”,又被评为“五四青年突击手标兵”。
胡拖莲说: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语录指示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岁月如歌,时代推进,当年这个修水利建设社会主义的“红色娘子军连”青年群体,不仅在那个年代发挥 过无可争议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时代建设中,继续发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她们对信仰的忠诚、对亲情的守护、对友谊的珍惜、对爱情的坚贞、对艰苦的无畏、对逆境的坚忍、对未来所持的乐观主义精神……将被镌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座丰碑。
那是个光辉岁月和朝气蓬勃的伟大年代!
那个时代,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铁人王进喜、保尔柯察金、思想的光芒,引领一代人的行为标准。多少次,煤油灯下,胡拖莲和姐妹们学习《毛主席语录》。她说,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引领者一代人的追求和信仰。她虽不识字,通过集体学习,直到如今,她能流利背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蝶恋花词》。那时,凭着“天越凉,心越硬,脱皮掉肉干革命”的豪情,哪怕肩膀压肿,脊背磨烂,脚冻烂,脸冻肿,她都不吭一声,始终坚持生产和劳动。在榆高渠、西沙渠、红海渠,三座渠,十年的光阴,胡拖莲度过了自己的青春。
十年的年轮,信仰的力量,她积蓄的力量,喷薄而出,照亮着她富有激情的青春和梦想。那段战天斗地的岁月,使她成长,受益匪浅。直到现在她还记得,“不怕烈日晒、哪管风雨寒,吃大苦锻炼铮铮铁骨,流大汗为革命心里甜。为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洒满腔热血把青春来奉献”的钢铁誓言。
沸腾年代的岁月荣光
无法描绘出那个时代的确切模样,只记得那些岁月的诗行。浸染时代的笔迹,记载着岁月的荣光。
光阴流转,岁月的年轮,走走停停。胡拖莲一笑,两个很深的酒窝,透着女性的慈祥和母性的光辉。曾经苦难的岁月,曾经孤儿寡母的她,16年一个人带大儿子,熬过一个个春秋冬夏。她对儿子,倾注了满腔的爱。儿子在她的教诲和抚养下,已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于胡拖莲来说,她们是只知道付出,不知道索取的一代人。她曾在榆林农垦机械队工作,开了三年铲土机。1983年,才被调入到榆林县环卫所,都是一线最苦最累的工作。组织分配她到哪里,她就到哪里。她说:人家掏粪工,都能受到刘少奇的接见,我作为基层的工人,只要自食其力,为国家做贡献,没有必要挑三拣四的。她说到做到,无怨无悔的投身工作中去。
因为工作第一线的关系,她最先关注到本单位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困难。所以,她经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为环卫工人买水杯、买食品、买床单、买被套、为他们做大褂,以后逐渐成为她生活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她也因此被环卫工人亲切的称为“环保妈妈”。多年来,她获得了“省级环保妈妈”、 “全国环卫杰出人物”、“巾帼文明示范岗”、40多次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里,在榆林复员军人疗养院,活跃着她的身影。她几乎成了30几位老红军贴心的“小棉袄”,成为了他们的闺女和亲人。二十几年,从未间断的慰问,从衣食住行,从食品、衣服、水杯、床垫、加湿器、按摩器、音响、收音机、高血压药、测量仪、挂衣架、被褥等,她坚持每年都给老红军们送爱心送温暖。在这里,她擦玻璃、扫床、帮老人们铺被子、按摩、梳头,无微不至,使老红军们切实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老红军们说,像胡拖莲这样的好党员,真正的践行了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温暖像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她还经常帮助红色娘子军连的几位常年生病的老战友,胡拖莲说:风雨中建立的革命友谊,并肩作战的战友情甚至比亲姐妹的情谊还深。
沸腾年代的公益路上
人生只有在传递社会的正能量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梦想只有融入国家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磨砺和苦难是人生成长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胡拖莲继续发挥夕阳红的余热,为社会和家庭做着贡献。曾先后获得榆林好人、陕西好人、中国好人、榆林道德模范、榆林好人楷模等荣誉称号。她积极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汶川地震,她把自家装修房子铺地砖的钱,捐了一万元。子洲塌方,延安大水灾、新疆地震,她都积极捐款。她曾帮助四个残疾人家庭。为了让他们过上幸福稳定地生活,胡拖莲积极为她们联系工作,出钱交学费,让他们学驾驶,资助她们学家政,培训个人技能。几年来,通过她和四个残疾人家庭不懈地努力,终于使他们自食其力,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连续几年,胡拖莲为家乡松树巷的困难户买米、面、油,她还自筹资金为村里购置了价值万元左右的健身器材。有一年,家乡取暖成了问题,没有钱买炭。胡拖莲,就用自己的退休金给家乡人买了30吨炭,雇车亲自送到。这是份朴实无华的乡情,胡拖莲不觉得自己做的有多好。她说:家乡人,生活好了,她会觉得安心。在生活上,她非常节俭,攒的钱和退休金,帮助了很多人。她常说:孝敬老人不能等、培养孩子不能等、干事业不能等、做好人好事不能等…… 人们亲切地叫她“知心胡大姐”,她为邻里排忧解难,帮助困难大学生、帮助贫苦户、当学雷锋志愿者,跑遍榆林大街小巷进行宣传,“冬天扫雪、夏天植树”,心甘情愿,默默付出。为相识不相识的人们,雨中递一把雨伞,就像朴实无华的叶,像根植大地的树,像温暖的春风,像融入内心的感动,根植一片绿田,送来一片绿荫。
后记:夕阳下,几抹光晕,悄无声息,光影潜动,静默成诗……在道德大讲堂上,胡拖莲说得很朴实:我爱我的家乡,作为一名老党员发挥余热,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一名老党员的追求和家国情怀,践行着沸腾年代的精神,演变成时代的号角,高举时代前行的旗帜,成为时代前行的精神动力,一直进行到底。
丁宏东与中国好人胡拖莲
(作者:一灯居士-丁宏东/高扬/综合编辑整理)
2020年11月14日
作者简介:丁宏东,笔名,叮咚,号,一灯居士,策划、导演、资深传媒人。多年来从事新闻与文化传媒工作,助力旅游、宗教事业。曾多次策划、导演大型公益爱心活动、大型演唱会、少儿春节晚会及各类企事业年会、庆典等活动。2004年—2014年期间曾先后供职于陕西《阳光报》社、《人民日报》海外版,部分文章曾获陕西新闻二等奖,发表文章上百万字,后从事文化传媒工作,曾任陕西名人协会榆林委员会秘书长。现为榆林自驾游协会秘书长、榆林市清明文化研究会理事、《生态榆林》杂志编委,榆林市叮咚文化传媒中心总经理。近年来多次策划并组织了近百场大型文艺晚会及大型比赛等活动,目前仍在为繁荣发展榆林文化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