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境界】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975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沉默的境界
铁 裕
喜欢炫耀,是一种虚荣;
喜欢好辩,是一种执着;
喜欢喧哗,是一种鲁莽;
喜欢缄默,是一种沉静。
在现实生活中,只因为名与利,是与非,好与坏,白与黑,红与绿,因而有太多的争辩,也有太多的噪音。
只因喧嚣四起,喋喋不休的刺耳之声如滚滚浊浪翻滚。于是,许多人内心开始浮躁,失去了平静。
想想看,你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有几个人会说你才华出众、能言善辩?你闲言碎语讲个不停,谁又会说你关爱他人,有一颗慈悲之心?你无休无止的争辩,也许你暂时赢了,可你是否想过,在你周围有多少仇视你的人?
斗不过别人,只会颜面丢尽;
争不过别人,只会烦恼徒增;
玩不过别人,只会黯然伤神。
即使争赢了,斗胜了,玩过了,又会如何?别人会服你吗?若能换位思考,或是能倾听对方内心的声音,他何尝不把你仇恨?

我们无需处处想,时时争,也不要热衷于争论他人的是非,说别人的长短。不要以“我”为中心,也不要以“自己”为标准。
能言并非好事,它会招惹仇恨;沉默,才是处世之最高至境。
狂妄是祸,沉默是金;
言多易失,无为养性;
相处多让,善待他人;
多忍一句,风平浪静;
多退一步,空阔利行。
人生于世,要知求与不求,争与不争。不求大紫大红,只求活得平平稳稳;不争功名利禄,只争清清静静。
勿学巧言伶色,只需净化心灵;
勿想生活精致,只需一世修行;
学会知而不言,但愿平安一生。
若是事事争辩无休无止,将会岁岁无宁无静。遇指责,笑而不语;遭误解,学会冷静。他人有他人的长处,自己有自己的修行;他人有他人傲慢的资本,自己有自己心中的乾坤;他人为争万世浮华而忙忙碌碌,我却静坐楼台而昏昏沉沉;他人有他人的成就荣誉,我有我内心至高无上的妙境。
沉默是一种智慧,于无声处,有退有进;无言胜于雄辩,虽然不曾开口,却让素养赢了他人。

我之所以沉默,并非开不了口,只是想把内心清净;
我之所以沉默,并非是想将那令人是神往的功名谋取,只是想独自守候着如水的月华,默然地沉吟;
我之所以沉默,并非是对红尘中的万事万物的眷恋,只是想拥有一盏孤灯,在夜里照亮寂寞的心境;
我之所以沉默,并非是与世无争,只是想拥有一个圣洁的世界,在冷月孤星下,让灵魂从原始的荒野上回归,看那轮回的过程。
能言只是一时的鼓噪,而沉默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因为人生于世,有很多时候都需要沉默;
善辩只是一时的风光,而沉默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因为它是一种无言的爱,也是一种善待众生的责任;
喧嚣只是一时鲁莽的冲动,而沉默才是最好的养性。沉默不是卑微、胆怯,不是懦弱、怕事,它是一种美好的姿态,它有着很好的素养与厚度,内涵与深沉。
优雅的沉默,或尝不是一道优美的意境?

孟浩然独自一人之时,在沉默之中吟出:
相着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刘禹锡与恋人四目相对时,虽然无言,却在传递着一种深深的感情: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李煜在孤单之中,独上高楼,虽然无言,却是一番景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杜牧独自徘徊野外,默念旧国,悄然无语,只叹: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柳永在临行前,似觉有万般千种愁绪袭来,默然无语,却又又伤情: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
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沉默里,隐藏着坚强;无畏中,却制造着忧伤。那就让我在洪荒之中无声吧,在寂静中让我清心净心宁心。
人若沉默,就可静看彼岸花开花落,看那伊人在秋水之上,笑语盈盈;
人若沉默,不念今生荣华,不盼身后名垂青史,只望春来风清爽,秋至叶飘零;
人若沉默,就会懂得,放过他人为慈,放过自己为悲。红尘陌路万千条,何时何处不修行?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