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传义
作者 苗广生
说起戴传义,今年也是六十出头的人了。但在我的眼里,尤其是在我的心里,他仍然是过去时光中那个聪明睿智,生动活泼,勤奋好学,率直倔强的小戴子。
他虽然没有帅哥们的颜值,也没有英雄般的伟岸身姿。可他却有红松一样的气质,白桦树的品格。他这个人宁愿挺拔做小草,绝不弯腰做柳梢。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传义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他酷爱读书,又肯于钻研,属于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的人。他饱览了多方面的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特别是对文学方面有很深的研读。他非常喜欢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古贤圣人的诗,词,歌,赋。更为崇拜伟人毛泽东那“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大气豪放的诗章。他苦心文墨,勤于笔耕,写下了千余篇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先后发表于多个刊物和网媒,可谓硕果累累。这正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和传义同在水解厂党委宣传部工作。他担任副部长兼理论学习室主任,是厂党委中心学习组的辅导员。在一起工作近六年的日子里,让我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了其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用以下的语言来描述我眼中的传义。
一一他读书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一一他笔耕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写作到天明。
一一他工作可以:守土尽职有担当,一丝不苟责任强。
一一他处世可以:清风拂面心地宽,胸襟开阔很坦然。
他对待生活乐观开朗,无论碰到什么难处,受多大委屈,都不会灰心丧气,全身上下充满了正能量。
他对家乡伊春和水解厂,爱的非常执着,深沉。用他的话说,常在梦中见到家乡和亲人们的容颜。讴歌家乡,赞美伊春,成为他作品中重量级的成果。己发表的代表作品有《情寄伊春》,《思念家乡伊春的时候》,巜遥远的思念》,巜龙江森工之歌》等。其中巜情寄伊春》被选为2019年黑龙江省旅发大会主题歌。可以说在传义的心中,红松林海就是他的命脉,汤旺河水就是他的血液。他写道:“亲爱的家乡伊春啊,我在他乡想念你,想你飘香的五花山,想你多情的黑土地,想你的美景物产,想你的爱抚养育。想你的时候我流下泪,你靓丽的身姿是温润的;想你的时候我流下泪,你的恩情我永远铭记。”可见家乡在传义心中的份量有多重啊!
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也常常就一些似懂非懂的理论问题开展讨论。比如,黑格尔哲学的主要观点与精髓,形而上学的特点,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马克思《资本论》价值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实质等。也热论陈景润与哥达巴赫猜想,也敬佩胡雪岩与曾国蕃。我们在学习中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对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帮助很大,传义功不可没呀。我至今都想往那个学习的年代,至今都怀恋那段美好的时光。
传义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若干次辅导,在全厂副科级以上干部理论培训班上的讲稿,给全厂教师做的形势报告,多次受到厂党政主要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称赞。传义还在一九九O年参与了省委党校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教程》一书的编写工作。在一九九二年为市委领导起草了向省委的学哲学汇报总结文章。
一九九六年九月他调到吉林省珲春市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在珲春政治,经济,党建和社会发展事业中,他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可行的改革思路和工作方案,受到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评价。曾荣获珲春市“建言立论贡献奖”。他为残疾人的维权服务和创收脱贫工作受到中残联有关领导的肯定表扬,得到珲春残疾人的好评和拥戴。
光阴似箭,一别也是多年未见。很有幸的是2019年12月中旬,我和妻及宋文义夫妇,从海南返哈时,应邀到广州好朋友汪明洋家小住四天,我们才在广州重逢相见。
在广州期间,我们受到明洋全家和广州长生康集团董事长王显奎先生及亲友们的隆重盛情接待。显奎八十八岁的老母亲也亲自陪同我们,让我十分欣慰和感动。
传义是主人之邀,又是我们客人之请,是名符其实的“地陪”,我昵称他谓“戴地陪”。虽说他不胜酒力,但是为了老朋友老感情,也是倾尽所能,尽心尽力。
四天逗留,活动滿滿,明洋父子和戴地陪全天候陪同。我们领略了广州名胜古迹:越秀山的五羊雕像;风光秀丽的珠江两岸;云台公园的花海;欧式建筑群;广州地标性的建筑“小蛮腰”(广州塔600米高,壮观秀气,高耸入云)。我们品尝了潮汕菜系,广式早茶,著名的牛肉丸火锅,顺德(德吾得)的菜点,海鲜大餐等。在显奎董事长的“科学”劝导下,我和戴地陪几次被诱导到酒的梦乡。
离开广州时,我们没有惊动劳顿已入梦乡的传义,明洋父子亲送我们到车站。当我们即将登车时,传义打来电话,对错失送行表示遗憾,只好将买来的水果用图片发给我们,真让我们很是激动。此时此刻,我改用李白的一首诗表达心情:
老苗乘车将返程,
忽听手机响铃声。
珠江水深三百尺,
不及传义送我情。
广州之行,我们收获了浓浓乡情友情溢出的幸福与甜蜜。半年多过去了,回首往事,仍历历在目,激动的心潮还难以静平。无论时间离去多久,老朋友的情谊不会淡忘,无论老朋友走得多远,始终走不出我的心间。
作者简介
苗广生,67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住哈尔滨市。高中毕业应征入伍,服兵役五年五个月,历任战士,文书。退伍回南岔木材水解厂工作,历任水解厂厂长办副主任,厂党委宣传部部长,厂工会主席,副厂长等职,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