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王院长仔细为患者检查眼疾

失明四载求医无望 商丘视光妙手回春
作者:冯先学
2020年11月10日9时许,位于商丘市长江东路的商丘视光眼科医院门前锣鼓喧天人头攒动,一位高龄老人用颤抖着的双手将一面锦旗送到了该院王涛院长的手中,感谢他将自己从黑暗中又恢复了视力见到了光明。

上图:锦旗一面感恩无限
老人叫李兰英,今年85岁,家住虞城县陈楼村,。原一家老小(一子三女)6口人,凭借着夫妻勤劳的双手,虽不富余,但也算得上一般家庭。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生下第三个女儿后,由于过度的操劳使她患上了顽固的眼疾。多年来,她与家人东奔西走,跑遍了许多大小医院,病情不但没有得到彻底的控制,反而使整个家庭一贫如洗。三个女儿出嫁后,老伴病故、儿子儿媳早世,生活的艰辛、疾病的折磨,精神上的打击致使老人双目先后失明。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孝女们又陪老人去郑州大医院医治,被诊断为眼角膜扩张、眼底病变、双眼重度白内障。医生认为患者周边角膜薄如蝉翼,已是81岁高龄,眼部情况复杂,手术风险极大,均不敢实施手术治疗,四年来黑暗一直陪伴着这位曾经要强的老人。一月前,女儿们从朋友中得知刚开张的商丘视光眼科医院设备先进,服务热情,医术精湛,便哄着母亲住进了这家医院。经过王涛院长及几位专家慎重的精心会诊,认为患者还是有复明希望的,随即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于今年10月20日,由王院长亲自主刀,为老人实施了左眼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奇迹果然出现。11月11日,该院又免费为她的右眼实施了复明手术,使多年在黑暗中生活的老人又重见了光明,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社区党支部得知此事后。还专程到医院看望了老人,并送上了祝贺礼品和2000元慰问金,使老人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三个女儿和老人激动万分,四处奔走,逢人便说赶上了好时代,遇到了好医生。
为表示感谢,老人让女儿定制了书有“医术精湛,光明使者”的锦旗,并聘用了锣鼓队,择定吉日将锦旗亲手送到了王涛院长及医护人员的手中。

患者及三个女儿和医生护士合影



冯先学; 字凌云,网名砂砾。1952年生,河南民权人。1969年参军,1986年转业到商丘市,是诗词和摄影爱好者。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商丘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商丘市竹苑诗社副社长。
诗词作品常在《京九晚报》、《诗词月利》、《中州诗词》、《长白山诗词》、《百花诗词》、《诗词世界》、《中华诗词》等报刊中发表。影品在河南邮电系统影展、《中华中老年人书画作品集》及《中华书画宝典》等征稿中分获金银奖。
2003年被盛世轩(北京)书画艺术研究院聘为高级摄影师,2008年被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会援予"改革开放30周年百名文化贡献人物”,2012年被《诗词大业评委会》、《诗词百家杂志社》及《文学作家网》联合授予“诗词大业荣誉代表”称号。著有《平凡足迹》上、下集及《诗情画意抒心声》彩印集,名入《中华名人大典》当代卷三。

顾问:来鸿,李振刚
作者:冯先学/主编:墨客刘恒
投稿微信:17734717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