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孝彬
“爷爷!”“爷爷!”每次一下楼,院子里玩耍的小朋友便蜂拥而上,眼睛骨碌碌地望着我,小嘴里叫得一个比一个甜。我么,倒乐意接受,因为我比他们的父母老得多嘛!
“爹爹,要鱼吗?”“爹爹,你称点新鲜菜回去!”走进菜场,商贩们热情地拉生意。可他们哪里发现,我的脸上生起的冰霜起码有三寸厚!
“爷爷,请您坐这里。”客车上,年轻人主动让座。我的内心一震:真老了?
甚至,连办公室的吴主任也一口一个“老人家”,叫得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叹出的气像爆胎。可他也只比我小8岁啊!
唉!这次第,怎一个“老”字了得?!
“记得年少骑竹马,转身已是白头翁”。突然间想起了过去父亲常常对我说的这十四个字,心里顿生一阵寒意,也平添一股暖流。曾经孟浪到极点的我,哪里知道这些话中所蕴含的规劝和鉴戒之意呢?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并非老人家的刻意原创,而是出自于明代古训《增广贤文》。饱读诗书的父亲,没有像别的家长那样用刻毒的言语与无情的棍棒招呼孩子,而是用千百年来流传的忠告对我进行雅致的喂养,从而使我止于歧途继而步入正轨,最终成为所谓的人师。看来,我应该重复父亲的教导,继续用同样的方式来灌溉我的女儿,以使她在人生的盛年健康行远,步步登高。

这样想来,我又觉得老也是一种资本,一笔财富。
况且,历史上也不乏面对晚景而又永不服老永不言弃的豪壮奋发之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在《龟虽寿》中抒发的心志,让多少萎靡之人锐意奋起,重振雄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尽管他很年轻)在滕王阁种植的壮阳之苗,使无数棵叶黄花凋之树结出沉实熟透之果;“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游蕲水清泉寺时所发出的不屈的吼声,将后来不可胜数的迷茫失意者极速唤醒,使之咸鱼翻身……
这些从秋风、夕照与落寞、苦痛中奔突崛起的文士猛将,哪一个不知道生命的有限和不可复制?哪一个不想快意仕途、驰骋疆场甚至君临天下?正是由于他们有了这些充足的底气、正气、豪气和霸气,才赢得了后世的敬仰、追慕和效仿,才支撑起我们这个饱经忧患的伟大民族免遭倾覆与湮灭,才有了当今中国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富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所产生的强大威力已通过聚焦与裂变,得到了最充分、最彻底的呈现,光照人间,温暖来生!
写到这里,一股热浪冲击心海,气流从喉头喷薄而出:我正老,但并不老!我是老,但不畏老!
老又何妨?哈哈哈!


…………………………

【作者简介】
刘孝彬:教师,监利市作家协会会员,荆州市荆楚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及相关平台,荣获《中国乡村》杂志2020年第三季度文学大赛诗歌一等奖。
编辑:門婆亞君

征稿范围:
民间传奇故事,小小说 散文 诗歌。
投稿要求:
1.作品必须是原创,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2.附个人照片一张及几句话简介。
3.主动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b528527请每天下午十二至六点再发送好友请求。
4.文字类可直接发主编微信。
5.稿件请直接发主编或QQ邮箱: 2544150596@qq.com。
稿酬:
赞赏过二十元,发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稿费,赞赏不到二十元,不发稿费。下个月7日统计上个月发的作品数据,然后发稿费。过后不再统计。
注意:
留言数为0或阅读量低于1000.以后不再发布其作品

赞赏是对写作的有力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