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师表看诗文
——张笃海老师《校园诗一百首》小序
●毕林飞(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兼会刊《扶风文艺》主编,电力高级工程师)
张笃海老师要出诗集了,邀我作序,我感到荣幸。因忙,上周去宝鸡带着样书,两个晚上就读完了。
提起张老师,他是我们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的首届会员,认识他,也已20余年了。对于他的为人,我是知根知底、心存敬佩的;对于他的诗文,更是印象深刻、击节赞尝。一提起张老师的名字,他那谦虚谨慎、和蔼可亲的笑容,就会立马浮现在眼前。他是学人的老师,又是文人的老师,更是做人的老师。
说他是学人的老师,主要是说他一生任教。从任职到退休,他一直在扶风和凤县的学校里教学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行家。这缘于他系老三届毕业生、又上过武功师范民教班,继而又回炉深造、经多年努力自学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并获本科文凭。在和他的多次交谈中,我感觉他的文史知识渊博、文化积累深厚,使我折服。这在他的这本诗集中就有体现。例如:《咏扶风古今人物三首》中,就提到了马援、苏蕙等10余位典型名人,几乎每句都有一位人物。其一曰:“伏波马上裹尸志,若兰机中断肠图。仲升额头封侯相,孟坚腹内万卷书。”分别咏赞东汉马援、前秦苏蕙、东汉班超和班固弟兄俩。

说他是文人的老师,主要是说他业余爱好诗文。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毕生攻读不懈,从不言弃,为文化人做出了表率。从他这本收录100多首诗的专集中,几乎每首都倾注着纯真的文化,而且在注释中写得相当详细。他生活的年代,是不宜提倡格律诗的年代,他的诗,却贯注着时代的“格律”。作品大多吟咏的是扶风及中华古今人文,特别是对他所生活的年代,描写得十分精致,以至于把细如针尖的事件,都写得一清二楚。既反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也表达了一个真实的心愿。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是较好的,读了自然就有深切地体会和同感。例如:《秦岭杂咏二首》,把秦岭山中的一条小河,写得大气磅磗。其一曰:“杨河日夜吼涛声,千回百折下汉中。汉高魏武云渺渺,留得遗风说到今。”以小小杨河流进褒河汇入汉江,把汉初汉末一段历史故事流传至今,给人以无休无至的启迪。又如《沉香亭怀古》诗曰:“沉香旁忆太白,诗仙于此尝留迹。清平三首虽绝唱,谁知名就毁即随。”末句道出了成名与毁誉的哲理,这就是诗眼。
说他是做人的老师,主要是说他的人品很好。凡接触过他的人就会知道他和蔼可亲、宽厚待人。左敬同事,右育学生,上孝父老,下爱子孙。他有一首《为孙女佩瑶题敬师卡》诗曰:“手制贺卡一掌宽,表我爱师心一片。古人千里送鹅毛,今人何必羡铜山。”把师生之间的关系后得何等亲近!同时又隐喻着对贪金爱银者的批评。
做人,首先要有人品;从文,更要有文品。为师者,即为人师表!张笃海老师任教期间曾获县级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教学论文多次获县级一二三等奖。参加我们学会,做了好多工作,获得了先进个人,这不正是文友们的典范吗?为师者,当可借鉴!
愿张老师的诗,为大家带来教益!也愿张老师继续发光发热,为社会奉献毕生才智。
2020.11.8(周日.晴.扶风上品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