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路街蝶变记
——有感于平阴新街新路
李庆余

作为资深平阴人,修过城区的路,走过城区的路,扫过城区的路,读过城区的路,写过城区的路,埋怨过城区的路,赞颂过城区的路。平阴城区的路像一部电影,演映着一幕幕画面,记录着一个个故事。
一
平阴县城最早有南门路、大隅首街、衙门前街、孝门街,还有多条小巷胡同。解放后,县政府将南门路改称人民大街,将大隅首街改称胜利大街。新路名彰显新意,体现时代气息。城区的老路、老街长短不一,宽窄不一,随弯就弯,高低不平,路基是土,路面是土上堆土,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稀泥泄水。尤其在汛期,城区处在低洼处,黄河水溃堤泛滥,山洪爆发汇积,路面浸泡水下,人们挽起裤腿、光着脚丫、趟着泥水出行,生活十分不便。不知哪届知县亲政为民(县志没有明确记载),效仿古城都市的办法,把南门路、大隅首街铺上石板,让泥巴路变成石板路,人们出行方便了许多。知县所为大得民心,老百姓联名签下请功书,要求擢升县官。石板路虽然好于土垃路,但路幅窄,石质硬,路面滑,缝隙深,人走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磕绊跌跤,容易崴脚骨折;推车、拉车、骑车,疙疙瘩瘩,颠颠哒哒,容易切柱打耳,翻车伤人。南门居陈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说大户人家的一位少妇,某天乘坐马车回娘家,马在走在石板路上,不慎磨掉一只铁掌,马疼得狂奔飞跑,车子颠颠哒哒,东倒西歪,侧翻在路上,少妇不幸丧命。这一悲惨遭遇给人以启示,石板路存有安全瘾患,亟需升级改造。

二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平阴县城东移迁建,在新城修起一条长1000多米、宽10多米的沙石路(榆山路的前身)。这条路北连国道,南接省道,路两旁建起银行、邮局、商店、影院、剧场、书店、文化馆等公益设施,还在路的最南头建起二层高的百货大楼,成为县城标志性建筑。人们当时这样称赞:“平阴县建新城,马路两旁亮起灯,南来北往人不断,一只喇叭全城听。”是啊,这条马路承载了太多,大货车,小汽车,拖拉机,大马车,小驴车,自行车,来来往往,形成车流。城里人,乡下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进进出出,形成人流。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城市增添了道不尽的精气神气。可惜时间一长,沙石路被轧的坑坑洼洼、坎坎坷坷,汽车一过,黄土漫天,扯起一档沙尘暴,曝得眼不敢睁,嘴不敢张。有则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某天,文化馆刘馆长要到人委礼堂开会,骑自行车的同事见他步行,执意要带着他一块去。刘馆长人高马大,体重一百七八,坐上自行车走了10多米,遇上一个大踹窝,车子忽然一颠,咯吱咔嚓,后轮落架了,压成油炸果子型,二人摔倒在地,哭笑不得,埋怨路况太糟糕了。类似情况还有更多,步行崴脚脖子的,骑自行车哐掉车链子的,开汽车扎破车轮胎的,一系列烦心事胜不胜数。市民对此怨声载道,深感焦虑,一致期待改善交通状况。
三
在改革开放中,平阴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以发展,交通状况发生改变。105、220国道、青兰高速、济荷高速穿境而过,形成枢纽,外出,跑高速,跨大桥,上国道,下省道,可快速进入交通大网络。城区新修多条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南北方向有榆山路、黄河路、南门路、青龙路、玫瑰路、文化路、五岭路、文笔山路,函山路,东外环路等;东西方向有府前街、翠屏街、振兴街、锦东街、云翠街、东关街、平安街等。无论是路还是街,路面宽阔、平坦、硬化,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盲人道一清二楚,互不干扰。路中设隔离带,标明上下道,行走有秩序。路旁建绿化带,栽植乔木、灌木、绿草、花卉,上遮天,下盖地,湿润空气,防污降尘。路上安装路灯,晚上灯一亮,向前望不到头,向后望不到尾,像一串串的明珠,悬挂在夜空,又像一条条火龙,在夜色中腾飞。街道实行全天保洁,洒水车、雾炮车、清扫车、垃圾清运车轮番作业,环卫工人分工负责,及时清扫,城内一直保持干干净。那时,外地人都夸平阴是小县城,美环境,宜居宜业。原人民日报社的副总编辑翟向东先生回平阴老家探亲,说“平阴变了,变的让他认不出来了。过去‘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的旧面貌再也见不到了。”

四
岁月洪流,风雨剥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区道路的光鲜走进记忆,慢慢变的不尽人意了。路面破损,坑洼不平,蹦蹦哒哒,颤人心肺。车辆增多,流量增大,机动道少,车速缓慢,拥堵现象日趋严重。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混行,超车抢行,变向乱行,危险事故逐年增多。面对现实问题,新一届县委高度重视,把改造升级城区道路作为民生工程、一把手工程,扛在肩上,抓在手中。县委书记杨旭东,亲自策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调度,全面推进,适时跟进,重点促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速度,奋战一年,投资10亿元,相继改造升级了榆山路、青龙路、南门路、文笔山路,翠屏街、振兴街、云翠街等十几条街道。
改造升级后的街道焕然一新,颜值亮丽,大显城市品位。路下埋设管道,实行雨污分流,确保达标排放;拓宽行车道,增设电动车、自行车道,展宽人行道,凸出盲人道,撤高垫洼,填补找平,重新铺设沥青油面,使道路变得开阔,平坦、顺畅、舒心。科学设置绿化带、隔离带,增强立体效果,高层,栽植白蜡、国槐,中层,栽植女贞、冬青,地面,栽植绿草、红花。隔离带材料多元,造型美观一路一景,各具特色。如果随手拍下照片,必定呈现车在景中行,人在花中走的画面;在商超门前、人员密集地段,安放石凳、连椅,方便行人休闲,体现了人性化;整治沿街商铺,取消占道经营,更换广告牌匾,设置停车场地。规范交通秩序,车走机动道,电动车走非机动道,人走步行道,不逆行,不混行,不闯红灯,安全事故大大减少,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提高。路况变好,交通便利,市民出入机关、银行、超市、车站,形成十分钟、二十分钟生活圈,生活节奏明鲜加快。提升亮化工程,更换有高有矮、向左向右的路灯杆,展宽范围,增加亮度。合理设置信号灯、监测灯。尤其到了晚上,城区街道亮起的路灯、街灯、车灯、霓虹灯,火树银花,五艳六色,璀璨斑斓,大显不夜城的魅力。
平阴改造更新城区道路,顺民心,得民意,赢民赞。原县园林局退休干部董光生先生,因照看孩子常住云南,今年国庆节回家,看到城区的道路修得这么壮观,这么美好,万分激动,精心制做一面写有“能干事真干事的杨旭东书记”的锦旗,送到县委办公室,以表达对县委杨书记敬佩与感谢。
都市头条编发2020年11月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