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西•榆林•青云山













青云山景区依青云寺观而建。青云寺观至今已经历400余年的风风雨雨,在多次维修扩建当中,凝聚了当地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成为榆林的一座历史文化宝库。这里有于右任、李仪祉大师的建筑设计,有朱元娃的精巧木雕,有孙寿山大师的壁画,有“万画”传人万启运的逼真彩塑,漫步青云寺观犹如漫步在艺术殿堂。青云寺观始建于明代,扩建于民国初年,国民革命军86师进驻榆林,在师长井岳秀,旅长姜占奎等人的倡导下,并邀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陕西著名教育家李仪祉,陕西美术学院院长王军余先生规划设计,于民国八年(1919年)开工建设,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竣工,历时13年。花费银元13万之多。成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最大,最优秀的仿古建筑群。被誉为“榆溪胜地”。

青云山寺观建筑群坐北朝南,随山就势,以南北为轴线东西对称。东为道教建筑,西为佛教建筑。整个寺院建筑呈“東”字形。由南向北,渐次升高。寺观内有殿堂厅阁289间,大小神像两千多尊,彩绘壁画一千多幅,石刻石碑石雕两千多件,钟鼓楼3对,木牌楼两座,戏台一座,清风楼一座,万佛塔一座。整个寺观建筑风格气势磅礴,庄严肃穆,为陕北地区最大的仿古建筑群。




东侧的青云观,以祖师殿为轴心,前后殿宇共分三进,每进又分三院,三排并列,九院相通,寓意“三三出俗,九九成真。”青云观的前院内有五海龙王、三云霄娘娘等;二进院内有福、禄、财、喜、运诸神和十大名医、三义庙、东岳大帝、七十二司等。其中,这里还有全国唯一的五脏六腑殿,供奉着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等十一位神灵。据说那位香客如果觉得自己哪儿不舒服了,拜祭一下相应的神灵就可以恢复健康。这说明中国民间早已把人体的器官看做是有生命的神灵,要用虔诚之心来善待。青云观的三进院内有三皇殿、日月光殿、玉皇阁等。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它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宗教投射,反映在道观建筑中,中国民间的诸神在其中各得其所,安然相处。此观以“全神庙”而著称,凡中国民间能想到的各路神仙都齐聚此地,在这里能找到对应位置,使诸神“集体办公”,极大地方便了祈求神灵保佑的普通民众。堪称全国之最。





西侧的青云寺,有着相对独立与规整的建筑格局。寺为三进院,最前是一座具有仿欧式建筑风格的讲经堂,大雄宝殿在中间院落,它是青云寺中最大的殿堂,结构宏伟,彩绘壁雕十分精致。大雄宝殿后一进院落建有藏经阁,再后面就是青云塔了。





莲花广场

夜色青云山































国家AAA级景区



九龙湖








清风
楼道教也好,佛教也罢,均寄寓着人们对当下的美好祈求,满足着不同信仰人们的心理。漫步青云山则有“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寓意,如果想“青云直上”那一定要去攀登寺观正前方267层台阶的神路,如果想“独占鳌头”那一定去登登南边的小山。
作者:一灯居士(丁宏东整理)
作者简介:丁宏东,笔名,叮咚,号,一灯居士,策划、导演、资深传媒人。多年来从事新闻与文化传媒工作,助力文化、旅游、宗教事业。曾多次策划、导演大型公益爱心活动、大型演唱会、少儿春节晚会及各类企事业年会、庆典等活动。2004年—2014年期间曾先后供职于陕西《阳光报》社、《人民日报》海外版,部分文章曾获陕西新闻二等奖,发表文章上百万字,现供职于陕西《文化艺术报》社。近年来多次策划并组织了近百场大型文艺晚会及大型比赛等活动,目前仍在为繁荣发展祖国文化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