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讲给我的故事(三)
文/全家福(吉林)
时光飞逝,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在新京(长春)设伪满州国都,也有几年了,这年春天,谷雨时节,下了点小雨,农户们,忙的不亦乐乎,虽然雨没下透,但种子弄到了地里,庆幸的是小苗是出来了。
进入阳历六月份了,天老爷还是没下雨,小苗干渴的发黄,再不下雨小苗全部枯萎而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遭受旱灾,本来就贫困的百姓们,可怎么生活啊!要饭无门啊。

所有的农家百姓,每天是仰望天空,盼着飘来乌云,下场透雨,可是每天都是,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真的让人望眼欲穿啊!欲哭无泪,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屯里的几个头面人物,来到保长家商量对策,各个是咳声叹气,真是豆触子瞅大眼贼,大眼瞪小眼,忽然,一个叫夏五的人,拍了一下脑门,哎呀...咱们怎么给他给忘了啊!几个人都惊讶的看着他,异口同声的问他,谁啊!夏五神秘的呲呲牙,王志先生啊。

几个人好像是掉到河里,一下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心急火燎的来到王志家,看到他们几个人进来,王先生打过招呼后,然后把煤油灯芯向上挑了挑,这样屋子里的灯光亮一点,保长先说了话,王先生啊!这天老爷也不下雨,地里的小苗眼瞅着就要旱死了,我们来求您了,看看先生有没有什么半法呀!再不下雨,恐怕今年就绝收了。
王志先生抽了一口旱烟说,以前啊!老辈人求过雨,究竟能不能求下来,我也不敢说,这响晴的天,连云彩都没有,恐怕够呛,听王先生这么一说,这几个人眼前一亮,好像有了希望,王先生,那咱们就求雨吧!死马就当活马医,俗话说,心诚则灵,如果老天有眼,备不住就求下雨来,王先生,都需要什么?我们听您的。

王志先生说,只需要你自己要几样供果,几挂鞭炮就可以了,我们要连求三天,如果求下雨来,谢天谢地啊!求不下来,我也没办法了,保长说,王先生,您写上都需要什么?我派人去买,哪天开始求雨您说的算,王先生说,好吧!后天是六月十六号,咱们就十六号,十七号,十八号这三天,大家异口同声,好的听您的就是。
按照王先生的安排,六月十六号这天,全屯父老乡亲大多数能走动的都来了,人们都穿上感觉自己最好的衣服,手里提着水桶,端着装满水的盆罐,还有抬着鼓,拎着锣的各个是兴高采烈,上午八点半到屯南集合,按王先生安排,保长说,今天上午九点到中午十二点,连续三天,我们在前面的空地,向天老爷,东海龙王,南海观音,西海龙王祈求雨露,降落甘淋,滋润大地,普渡众生。

保长与王先生走在前面,乡亲们熙熙攘攘跟在后面,到了开阔地,王先生面向东方,摆上供果,正好是上午九点整,锣鼓手开始了,真是锣鼓喧天,号角齐鸣,人们随着锣鼓声声,跳起舞蹈,没有什么队形,没有什么节奏,都是普通百姓,心诚则灵,只求老天爷开恩保佑。
九点五十分,几个人端起水盆,乡亲们用双手捧着水,撒向天空,嘴里喊着,下雨了,下雨了,下雨吃饽饽(面做食物),一遍遍的延续着,十点整,人们全都跪倒,面向东方磕头,祈求喜降甘淋,王先生点上三柱黄香,叩了三个头,然后盘腿打坐,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究竟说什么,众人不知也不懂,然后点着第一道,求雨符咒,有人点响一挂鞭炮。

每天上午十点,十一点,十二点准时叩头求雨,燃鞭炮,第一天,面向东方,第二天,面向南方,第三天,面向西方,第三天,有不少邻屯的乡亲,也问讯赶来助阵,快到中午十二点了,这晴朗的天空,还是万里无云,霞光万道啊!乡亲们情绪有些低落,七嘴八舌的小声私下里嘀嘀咕咕,十二点整,乡亲们最后一次,跪地向西方天空磕头,王先生敬上最后三柱香,点燃最后一道祈雨符,燃完鞭炮,告诉保长,请各位乡亲们各自回家吧。
乡亲们,蔫头耷脑的往回走,各个是无精打采,简直就是霜打的茄子,蔫了,快进屯子时,突然有人喊,你们快看,大家赶紧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北面的天空,飘起来一块黑云,黑云翻滾着越来越大,人们异口同声,灵了灵了,老天爷送雨来了,时间不大,是乌云密布,打了几道厉闪,下起大雨,这场雨下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天上挂起一道靓丽的彩虹,又晴空万里了。

无论是阴差阳错,还是机缘巧合,或者心诚则灵,在那个年代,国内战火四起,科技落后愚钝,民已食为天,不论用什么方式方法,能解忧去困就好,古代宋江,被称为及时雨,就是当你遇到困难时,他就赶来帮助于你,及时雨之名就不为过了,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过三年未下一滴雨的小国,孙悟空驾云登上天宫,祈求观音菩萨,东海龙王给降甘淋,所以我写的故事,也就很正常了。
现如今,农业高科技飞速发展,利用江河湖水灌溉农田,千里水渠穿越高山峻岭,滋润着万物生长,孕育着五谷丰登,连年有余,人民幸福安康,繁荣昌盛,和谐文明,呈现勃勃生机的华夏大美家园,思忆往昔,珍惜今日,巨龙腾飞,民族掘起,屹立在世界东方,星光璀璨,永远永远,映耀苍天皓宇。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