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之旅
文/冷娃
(一)序言
9月19号傍晚,我们乘上了上海浦东机场的摆渡车,从T1航楼前往T2航楼。
此时,检票口打开了通道,我们随着客流登上了飞机。
在续航的时间里,乘务小姐站在机舱前比划着手势,要求乘客做好防范措施,并作了一番的安全示范常识。
此时,飞机拉响了引擎器,在跑道上缓冲速度,瞬间飞机上了天。天马行过山丘,穿越登上苍穹。顿时,逐梦仙境,腾云驾雾,穿越异界。时空穿梭,激流回荡。颤颤巍巍,霸气十足。

窗外,暮鼓云浪,星魂斗罗。飞机在吞噬星空中向前。
心月相印,耳濡目染。机舱内喧宾夺主,视频盈盈播放。乘务小姐服务周到,诚心可贵。经过了二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安全抵达在桂林机场。
九月的桂林,城市花园炫丽多彩。朦胧之夜,灯光秀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二)桂林之旅
漓江,是少数民族的命脉之母,也是世界瞩目着,桂林风光甲天下的好去处,更是广西通往胜景的天堂。
漓江上有很多洲岛:南洲岛、蚂蟥岛、伏龙岛、萝卜岛、沙岛……其中最著名的就訾洲岛。
漓江有着“水泉必香”的美称,清澈纯静的漓江,山色倒影,风情万种。
漓江,总长164公里,从源头的上游猫儿山至下游阳朔。
夕日欲颓,霞光辉临。那绿莹润泽的江水,仿佛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隐逸清纯唯美。
漓江,水乡清静泉流,江底沙石疏浚,又像金子般一样,闪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大圩古镇建始于公元200年,位于桂林市郊约30公里处,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汉代已形成小居民点,北宋时已是商业繁华集镇。
清光绪三十一年称“水陆码头”,抗日时期有“小桂林”之称,赶圩人数高达万余人,泊船多达二、三百艘。电影“刘三姐”在此取景,另外还有几十部电影,电视剧均在这里进行外景拍摄。

集集小镇上,风味小吃及传统的文化、娱乐、和民间习俗,也使游人流连忘返。
秋色染空,云映漓江。
巍峨的元宝山,与漓江作伴。
象鼻山风光秀丽,与訾洲岛为伴。远眺仿佛是一只大象浸泡在水里,嬉戏沐浴着阳光,又好像在饮水之源地秋殇别恋。

(三) 桂林之旅
靖江王府,桂林古称始安、桂州、静江等,自汉武帝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 )设立始安县治,经历汉晋南朝及隋唐宋千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西南镇。
明洪武三年( 1370年 ),太祖朱元璋取绥靖广海之意,改“静江”为“靖江,”将其长兄朱兴隆嫡孙朱守谦封为靖江王,藩国桂林。

在兼具人文之风王者之气的独秀峰前修建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坐正西南,守护朱明王朝二百八十年:清初改为广西贡院,开科去土;民国时期,成为广西省政府,有志之士在此保家为国、救亡图存;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有建校新学传播文明。
明末清初与抗战期间,王府几经战事,导致大部分建筑已被焚毁,现只剩高墙深门、云阶玉陛。繁华已逝,独秀峰下的靖江王府历尽衰浮沉,任时光流转,风水长存。

仕途之门
清代,王府被改建为广西贡院,独秀峰下文采鼎盛、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的学子们,有的入仕为官清廉奉公、勤政爱民,有的从教治学谦虚严谨、精益求精……为当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结束语
1996年,王城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今,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广西师范大学已迁址新区,仅留少数单位,靖江王府也荣升5A级景区,悦纳游人。
据载:“自秦置郡以来,公署在独秀峰下,汉晋隋唐迄宋元,虽郡名更新不常,而故址犹存",细品历史,繁华流彩、兴震衰荣败,数百沧叠浮沉。王城内早已物是人非,而独秀峰浩然屹立,龙脉虽隐,文脉内存,以“南天一柱"的风采撑起王城、桂林、广西乃至整个大西南的历史与文明。

【作家简介】冷娃,上海市人,实名孙凤章。在《中外诗人》发表了个人作品专辑。《新绪文学》特约作家、签约诗人、《江南文学》特约作家、签约诗人、《诗月亮冷娃专栏》、《运河浆声》诗人,作品经常发表在《都市头条》,擅长中国画,旅游达人,已畅游了18个国家。诗画作品曾多次获奖,是一位多栖艺人。


